把酒话桑麻的意思是什么

2025-03-2114:49:25综合资讯0

随着霜降的到来,我们迎来了岁末的时光。“霜降水返壑,风落木归山。冉冉岁将宴,物皆复本源。”白居易的《岁晚》描绘了这个时节的景象。大地被银色的冰晶覆盖,树叶枯黄,天气渐寒,初霜预示着冬天的来临。

岁末之际,总是让人回想起许多往事。从气象学的角度看,秋季的第一次霜被称为“早霜”或“初霜”,而春季的最后一次霜则称为“晚霜”或“终霜”。从人的心理预期上,人们更倾向于把春天视为朝气蓬勃、欣欣向荣的起始季,而把暮秋看作是精气不济、廉颇老矣的象征。这个节气的到来往往带有颓废、肃杀的氛围。

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也意味着冬天的开始。诗人们用诗歌来表达对这一节气的感受。南宋诗人吕本中的《南歌子·旅思》描绘了驿内斜月、溪桥晚霜的景象,而陆游的《霜月》则吟咏了枯草霜花、寒窗月影。这“一白”“一新”正是人生四季、各类旧事即将上演的预告。

在我的记忆中,霜降时节总是与摘棉花、拾柴禾等农事活动紧密相连。凉爽的秋风中,人们腰间系着大布兜,采摘棉花,那一朵朵软绵绵的白云般的棉花被布兜,直到胸前鼓囊囊的。这个过程虽然看似轻松,却也是个技术活儿,需要掌握弯腰的幅度、采摘的力度和专注的眼神。

去年初冬,我在郊外发现了未经完全采摘的棉花棵,那雪白的棉絮映衬着四周的枯枝败叶,让我思绪万千。同事老Z掏出手机记录下这一瞬间,我则思考着羽绒与棉花这对御寒兄弟从动物到植物、从品质到价值的转换。霜降时节也是拾柴禾的好时机,捡回家的树枝、落叶、秸秆等极易燃火做饭。

除此之外,观枫叶、赏菊花也是霜降时节的娱乐活动。唐代诗人杜牧和北宋文学家苏轼分别用诗歌为这两项活动做了诠释。如今,河南开封市每年举办的菊花花会已经成为展示文化历史底蕴的重要活动。吃柿子也是霜降时节的习俗之一。柿子的甘美不仅体现在其口感上,还体现在其广泛的应用中,如民间习俗中的礼物、治疗冻伤等。

诗人左河水的《霜降》诗使人引发联想的旧事不止以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从小时候的纺花车、织布机到如今的新衣裳、暄被褥,都是温馨的回忆和依恋。霜降时节的旧事如棉花地、花柴棵等,都是我们步入中年后温和的眺望与怀想。虽然如今种棉花的朋友渐走渐失,但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图片、资料来回忆那些美好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