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转眼已至2022年夏季。回想起那个充满气息的夏天,已经过去十多年了。在2008年6月,第一代大众朗逸正式登场。这款车,虽带有大众标志,但无疑是针对市场精心打造的一款车。大众朗逸也被戏称为“德原朗”。尽管车评人们对其挑剔,但这款车已逐渐成为家用轿车市场的翘楚,累计销量高达500万辆,成为上汽大众的骄傲。
此次,我将为大家带来2023款朗逸1.5L版本的评测。大众对这款车型进行了外观上的双版本设计,自然吸气版本采用了经典款式,这是基于2022款车型的升级结果。作为销量主力,上汽大众的这一决策不难理解。星空版面向年轻人群,而经典款则照顾到全年龄段的消费者。
新款朗逸的中网与车灯融为一体,中网格栅进行了加粗处理。LED大灯虽然并无惊艳特效,但加入了透镜。车身前部的变化尤为明显,虽然自然吸气版本的性能并不突出,但设计却营造出一种运动感,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车身侧面,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镀铬条,双腰线设计别具一格。干净的线条确实令人赏心悦目,其中不乏对老款奥迪A4L元素的借鉴。大众车主尤为关注的钣金工艺,在朗逸上展现得相当精致。
试驾的轮胎配备了佳通comfortF22系列经济舒适轮胎,尺寸为205/55 R16,大众装配的轮胎线下也易于寻找。双色双辐条轮毂是在老款大众轮毂基础上变化而来,熟悉又略带新意,如同这台经典外观的朗逸。
车尾部的视觉重心较高,值得肯定的是,大众朗逸并未盲目跟风采用贯穿式尾灯。大众设计师通过熏黑处理的尾灯,赋予了车辆极高的识别度。后保险杠的镀铬条造型与车头相呼应,隐藏的排气管设计传统而家用。对于这样定位的家用轿车,我们无需过多苛责。
在内饰方面,朗逸在消费者看得见的地方下足了功夫。与老款相比,新车已经升级为豪华装修并融入了科技元素。老朗逸的手机支架和机械式仪表被10.25英寸的液晶仪表盘和12英寸触控液晶中控屏所取代。
多功能方向盘与途昂同款,模块化制造在车企中已司空见惯。仪表盘是大众中高端车型的同款,车机搭载了最新的MOS 3.X智能网联系统。这套车机系统不仅支持触屏控制,还具备手势控制功能,能将地图投仪表盘上。虽然车辆采用手动式空调,但操作便捷,制冷效果出色。
新朗逸的仪表显示样式偏向传统,并无过多花哨设计。由于字体大小和读数背光的问题,可能对于中年人来说更为友好。车内采用了对称式设计,镀铬条上刻有朗逸的英文标识,提升质感。车内材料根据不同区域分为搪塑、软皮、仿皮、塑料四个区域,门板和中控台附近还有打孔处理。
挡杆造型略显老旧,应该进行升级以匹配全车氛围。原厂的6扬声器表现正常,比同级日系车强不少。单色氛围灯略显单薄,若能增加一些浪漫元素更佳。全车标配一键升降是优点,同级别的一些自主车还未配备。但化妆镜只提供给副驾驶稍显不便,驾驶席化妆也是常见需求。
新朗逸的仿皮座椅采用钻石菱形纹路和双色设计,材质弹性良好,在同级别中表现卓越。调至最低位置时,前排座椅下方仍有一拳二指的空间。后排配备了空调出风口,U和type-C充电口满足乘客需求。腿部空间宽敞,头部空间受车顶造型影响略显不足。
520L的后备箱容积满足日常需求,开口宽大,进深不错,且后排座椅支持比例放倒。车内储物空间表现出色,驾驶席出风口下方的储物格、手套箱的进深以及扶手箱的储物空间都足够使用。
动力方面,1.5L EA211-DMB发动机与爱信6AT变速箱的组合可靠耐用。与朗逸启航的EA211-DLF发动机相比,DMB发动机在功率和扭矩上略有不同,但实际驾驶中差别不大。厂家表示DMB发动机的最高车速略高于DLF。
大众选择保留1.5L版本主要是因为它满足了很多消费者对于AT变速箱的需求,而非大众的干式双离合。这款发动机能加92号汽油是一大优点,而且由于其巨大的保有量,日常保养十分方便。动力表现虽不算突出,但在日常驾驶中仍表现出轻快灵活的特点。在深踩油门时,虽然发动机声音高昂,但实际加速感并不强烈。爱信AQ250变速箱的平顺度得到好评,降挡速度略慢。在70KM/H以上的加速过程中稍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