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故事聚焦于两位深耕宠物标本行业的年轻人。
在客厅的一角,一个玻璃罩内,一条金毛犬安静地蹲坐着,它的名字是Milk,是李张达的第一只宠物,同时也是他的首个宠物标本。
李张达,身在杭州的宠物标本工作室的负责人。回溯到2017年,陪伴他十年的爱犬Milk因癌症离世。为了留下这份珍贵的回忆,他选择了将其制作成标本。他希望以此方式,还原Milk生前蹲在门口等待的温馨场景。从此,李张达开始关注和研究宠物标本制作技艺,并在工作之余不断学习和精进。
慢慢地,他的工作室开始受到朋友的关注和委托,为逝去的宠物制作标本。现在,他在杭州拥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每年收到十多个制作标本的需求。对于成年猫的皮毛标本,价格大致在三四千元之间。
Leo是工作室的另一位核心成员。他透露,制作宠物标本的工艺相当复杂,涉及多个步骤,包括剥皮、整形、支架、、填充和造型等。这一过程需要使用强酸强碱等有机溶剂,操作时需要极高的专注度,甚至有时需要戴上防毒面具。
他们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冰冷的工艺,更融入了细腻的情感。与博物馆的物种标本不同,宠物标本的制作更加注重细节和表情形态的还原。为了做到这一点,李张达和Leo经常与主人沟通,倾听每个小生命背后的故事,努力捕捉它们生前的模样。
例如,一只活泼的小猫咪被制成标本后,仍然要保持其好奇猫的特性。最新完成的一件作品是一只短毛猫“粽子”,它的半身像根据一张瞪大眼睛的照片精心制作。工作室还在制作一只两岁大的茶杯犬的标本,主人连夜开车三四个小时送来工作室,希望将其坐姿以及鼻尖和鼻梁的弧度进行细致的还原。
除了接受订单制作宠物标本外,Leo还致力于救助流浪动物。他们曾救助了一只腿受伤的流浪猫,为它截肢后命名为“小三腿”,并且把截肢的部分做成标本作为纪念。遇到流浪动物因车祸死亡的情况,Leo也会妥善收殓并安葬它们,保留最完整的部分做成标本保存下来。他们在对待每一个生命时都充满了敬畏和尊重。对于接受标本制作委托的客户,他们会谨慎筛选确保宠物标本能够得到妥善的保护和尊重。他们希望每一个标本都能成为一段永恒的记忆而不是炫耀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