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按图索骥】
成语名字:按图索骥
成语拼音:àn tú suǒ jì
释义:根据画像寻找好马,现也指根据线索去寻找某个人或物。有时也用来形容做事情拘泥于成法,不懂得灵活变通。
成语出处:源自东汉·班固《汉书·梅福传》中的故事,用来形容不遵循正常途径去选拔人才,而是按照既定的图像去寻找优秀人才,结果却无法如愿。
成语用法:在句子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带有贬义或中性色彩。
近义词:照本宣科、生搬硬套、按部就班。反义词:不落窠臼、独辟蹊径。
这个成语背后还蕴深层的意义。它告诉我们,在探索未知、寻找事物时,应该遵循一定的线索,由已知去探求未知。也警示我们,如果过分拘泥于细节、线索或已知,思维难以超越和突破,就会陷入的思维模式。在认识事物时,我们需要懂得知识的变通,透过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点,不能生搬硬套、拘泥成事。
让我们来活学活用一下这个成语吧:
⒈在宋代,即使是管理事务的,也仅仅是按照既定的方式去寻找人才,如同按图索骏。
⒉贵族的信中了秘密,按照线索去寻找,收获了所有的宝藏,如同按图索骥。
⒊有些读者不了解其中的含义,常常机械地按照某种方式去解读,已经接近于庸俗社会学。
⒋他们按照线索找到了目标,成功地捉拿了犯,展现了按图索骥的智慧。
关于这个成语的辨析,它与“按部就班”有所不同。“按部就班”是按照文章布局的需要选用词句,或者按老规矩办事。而“按图索骥”则更注重于根据线索去寻找事物,或者按成规或办事。两者在意义、用法和语体色彩上都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