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闸蟹,具有独特的标志性特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因栖息地的不同,又被称为湖蟹、、江蟹等。阳澄湖大闸蟹,作为早年间美食界公认的三大名蟹之一,被认为是名副其实的“蟹中之王”。
大闸蟹的虾青素在蟹壳中遇热变色,呈现出令人垂涎的橘红色。正如古人所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大闸蟹对环境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即使是同一物种的蟹苗,在阳澄湖湖区养殖,其肉质和风味也会有着天壤之别。这是因为自然条件对大闸蟹的质量有着深刻影响。阳澄湖大闸蟹的独特之处,首先得益于太湖流域至长江口一带特有的水文地理环境。
宋代傅肱在《蟹谱》中记载:“江浙诸郡皆出蟹,而苏尤多。”在苏州,阳澄湖大闸蟹最为知名。巴城,被誉为“蟹城”,占据了阳澄湖产蟹质量最高的东湖湖岸。如今,沿湖修建的蟹舫仿佛一幅美丽的画卷。
俗话说“九雌十雄”,农历九月雌蟹蟹黄鲜美,十月公蟹蟹膏厚实肥美。所谓蟹黄其实是肝胰脏,蟹膏则是,雌雄蟹都有。它们在生长过程中有着微妙的关联,此消彼长。对于如何区分雌雄,可以看肚子上的“脐”,也可以看钳子,或是根据大小来判断。
阳澄湖大闸蟹的得名与走红,与昆山一地有着深厚的关联。尽管大闸蟹早已成为国人公认的美味,但只有在昆山,只有在阳澄湖畔,才能真正品味到这至鲜的人间美味。
昆山和阳澄湖与这种美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想要真正体验这种人间美味,回归昆山、探访阳澄湖是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