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沙鱼的产地是哪里的

2025-03-2304:42:03生活经验0

你有没有发现,餐厅中常常使用巴沙鱼肉做菜呢?无论酸菜鱼、水煮鱼还是烤鱼,若那鱼肉既无刺又,那很可能就是巴沙鱼。

你是否疑惑为何餐厅如此偏爱巴沙鱼呢?答案其实就隐藏在超市冷柜区的价格标签之中——巴沙鱼的价格相对其他鱼类来说更为亲民。即便是价格相对较低的草鱼,其价格也是每斤十元起步,而品质更好的黑鱼、清江鱼等价格更是翻倍。那么,巴沙鱼为何如此便宜呢?它究竟是何方神圣呢?

巴沙鱼,实际上是博氏巨鲇的商品名。它是一种鲇鱼,与我们日常所吃的土鲇、花鲇是远房亲戚。这也决定了巴沙鱼的肉质呈现出软嫩的口感。若你见过完整的巴沙鱼,你会发现它与土鲇在外观上有许多相似之处——浑身滑溜无鳞,唇边还有两条溜光水滑的长须。

巴沙鱼的生活习性也符合典型的鲇鱼特征。作为杂食性鱼类,巴沙鱼对饲料的要求并不苛刻,几乎可以说是给啥吃啥。更重要的是,它们生长迅速,只需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就能从鱼苗成长为可以出鱼塘的大鱼。而且,巴沙鱼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不高,即使在氧气含量稍低、水质稍差或同塘鱼类众多的情况下,它们也能自在生活并快速生长。

由于巴沙鱼适应大规模养殖,养殖的规模化也降低了成本。在越南、泰国等常年养殖巴沙鱼的地区,养殖成本被有效控制,出塘次数甚至能达到一年两次。这也使得巴沙鱼在性价比方面坐稳鱼王的位置。

从越南、泰国到国内超市的巴沙鱼,鲜活的鱼儿无法抵达。我们见到的巴沙鱼大多是以处理过的鱼排形态出现。为了保鲜及保持长时间储运后鱼肉的水分,巴沙鱼排通常会使用含有磷酸盐的食品保水剂浸泡后,再包裹上一层厚厚的冰衣。虽然这可以留存鱼肉中的水分,但也会影响到鱼肉的口感,使其吃起来水分过多,没有土鲇、花鲇那种肉纤维的感觉,鱼肉本身的鲜美风味也基本流失。

市场上有时会出现巴沙鱼被误称为淡水龙利鱼的情况。龙利鱼是海边常说的舌鳎鱼,因体型侧扁呈舌头形状而得名。虽然巴沙鱼和龙利鱼在形态和名称上有所相似,但它们其实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鱼类。由于两者做成鱼柳后的样子非常相似,一些商家可能会用巴沙鱼冒充龙利鱼来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