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级濒危物种:洛氏蝴蝶兰——我国野生不足50株的珍稀观赏花卉
文:花木君
蝴蝶兰属(Phalaenopsis)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到澳大利亚,迄今为止全属发现约有70余种。在我国就分布有8种原生种。进入本世纪,洛氏蝴蝶兰在我国云南临沧地区和广西等地被发现,其原生品种记录因此增加到8种。接下来,让我们一起了解洛氏蝴蝶兰。
一、洛氏蝴蝶兰的形态特征和分布
洛氏蝴蝶兰(Phalaenopsis lobbii),也叫罗氏蝴蝶兰或罗比蝴蝶兰。其最早在1870年被发现,但当时被认为是帕氏蝴蝶兰,于1980年被分为单独的种,以纪念托马斯·洛布(Thomas Lobb)而命名。洛氏蝴蝶兰具有众多的根簇生,呈扁圆形。其茎短,完全包生于叶鞘之内。叶近基生,绿色,扁椭圆形。总状花序,花序梗被膜质鞘。萼片和花瓣乳白色,,具有典型的蝴蝶兰形态特征。其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印度、不丹、缅甸及越南等地,在我国云南西南部和广西也有分布。
二、洛氏蝴蝶兰的辨识与鉴赏
洛氏蝴蝶兰在形态上与囊唇蝴蝶兰和帕氏蝴蝶兰相似。但与囊唇蝴蝶兰的主要区别在于其花白色,不具“Z”字形花序轴;与帕氏蝴蝶兰的区别在于上两侧裂片之间的横向半圆形附属物边缘具不规则细锯齿。洛氏蝴蝶兰的叶片青翠、小巧玲珑,花色洁白,整体形态犹如一只欢快的小兔子,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三、洛氏蝴蝶兰的保护现状
四、小结
洛氏蝴蝶兰作为稀有的蝴蝶兰种质资源,在园艺、科研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其色彩倩丽,形态优雅,值得妥善保护。然而在国内野生数量稀少,自然种群繁衍困难。希望相关部门加强保护措施,并采取人工培育手段,使洛氏蝴蝶兰能够回归原生地,避免在我国野生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