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巴丹吉林沙漠:湖泊之源与沙山之美
内蒙古,广袤沙漠的地带,我国四大沙漠其中两座便坐落于此。今年七月,巴丹吉林沙漠的壮丽景色正式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在这片沙漠中,隐藏着众多湖泊,共计144个,其中绝大部分为淡水湖。在蒸发量远超降水量的环境中,这些湖泊的水源究竟来自何处?让我们一起走进巴丹吉林沙漠,揭开湖泊水源的神秘面纱。
身处沙漠核心区的边缘,这里的静谧与辽阔令人震撼。距离最近的乡镇有百余公里之遥,驱车行驶在这片沙漠中,犹如在深海追波逐浪。一路走来,沙丘高大耸立,沙漠无径可寻。正是这路途的艰辛,让巴丹吉林沙漠始终保持着其神秘的面貌。
伫立于沙海之中的巴丹湖,是沙漠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湖水清澈,与茂密的芦苇丛相互映照,仿佛将沙漠与湖水隔离开来。在这片沙漠中,有着诸多类似的湖泊,地名也因此而充满趣味,如红海子、庙海子、双海子等。
深入沙漠腹地,红海子湖泊呈现眼前。随着光线和湖水深度的变化,湖面会展现出深浅不一的红色。漫长的地质演变使得彩色矿物质在湖底沉积,从上方俯瞰,宛如沙漠中的一颗跳动的心脏。
巴丹吉林沙漠中还有世界最高的固定沙山——必鲁图峰,被称为“沙漠珠穆朗玛”。这座沙山的高度令人惊叹,相当于一座东方明珠电视塔立于沙漠之上。关于其形成的原因,有观点认为是下层岩质层的作用,也有观点指出是地下水的提供了力的支撑。
沙漠的美妙与生态的脆弱并存。我们应当努力保护沙漠生态,让巴丹吉林沙漠成为未来研究温带极端干旱荒漠区的理想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