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盈若缺,大盈若冲,大巧若拙

2025-03-2316:17:57常识分享0

读《道德经》第四十五章有感

完美之中隐藏着缺陷,如同夜空中的明月,虽美却总有盈亏。大成之人,明白自身的不足,不断追求学习,避免自我膨胀。他们懂得,真正的成就并非炫耀而来,而是静默中显现。就如同那不会炫耀的大智者,反而更显智慧之光。

人善于从自然之中领悟人生之道。月有阴晴圆缺,人生亦如此。最美的境界在于花未全开、月未圆之时。过于圆满,则易走向衰败;而缺陷之中,却隐藏着无限可能。

智慧如盈满之水,需谦逊如冲虚之态。真正智慧的人,内心越满而外在表现越谦逊。“满招损,谦受益”,这是古人的智慧告诫。如同欹器,水满则溢,水适中则稳。只有谦逊之人,才能使得智慧之水流淌无穷。

名医不常谈,名将不常谈兵。真正的富豪不摆阔气,真正的者不拿捏作势。这些都是“大盈”的表现,其发挥作用无穷无尽。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正直的人,往往外在表现得随和宽容。就如的艺术品,初始看似无技巧,但渐渐学到众多技巧后,返璞,忘记了技巧的痕迹。人格发展到一定高度,也会达到这种返璞的境界,忘却心机、回归本真。

“大辩若讷”,真正有辩才的人,出语却非常谨慎。他们让人感觉到言语并非那么流畅,但却是真正的智者之语。

大成、大盈、大直、大辩、大巧等,都是一种相对的状态。虽然圆满却仿佛有残缺,虽然充实却仿佛有空虚。真正的高尚人格,不自满自负、锋芒不露,与万物和谐相处。

《道德经》中还提到:“躁胜寒,静胜热”。内心的冷静可以战胜急躁,万物静观犹自得。当人心烦意乱时,会感到烦闷和燥热,这大多是因为心不静所致。人有了私欲便有了争夺,有了争夺便可能失败,失败则痛苦。与其在苦海中漂泊一生,不如平静地享受生活。

一个领导者保持内心的清静,才能引导天下走上正道。这就是“清静为天下正”的道理。如同北风和南风的故事所述,有时候柔和的力量往往比强硬更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道德经》第四十五章向我们揭示了人生的智慧与境界。无论是个人修养还是领导之道,都需保持清静之心、谦逊之态、从而达到更高的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