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誉为诗人,傲气逼人。自幼饱读经史子集,十五岁时已因诗词名扬天下。除此之外,他还擅长剑术,常携剑游历江湖。那时的李白心怀壮志,侠气十足。
这些经历与才华,塑造了李白一身傲骨。在他青年时期,曾创作了一首诗,全面展现了这位少年郎的桀骜不驯,充分体现出诗人的本色,这首诗名为《上李邕》。
诗中的背景是这样的:当时在重庆担任刺史的李邕,因唐朝的强盛而富甲一方,且其风姿非凡,所到之处引得众人瞩目。某日,李白拜访李邕,希望得荐为官。但李邕身为大学士,自然瞧不上这个小有名气的书生,对其不甚尊重。
李白见状,心中气愤,挺直了傲骨,以诗人的姿态,藐视,高谈阔论。李邕无奈,只得让下属招待李白离开。李白临别留下一首诗歌《上李邕》,表达了自己的豪情壮志。诗中描绘的大鹏,实际上是指他自己。
世人见他的高调与豪言壮语都冷笑不屑,但李白铭记孔子的“后生可畏”。他对李邕表达了这样一个道理:现在的少年将来也会有所成就,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李邕读后并未生气,反而称赞李白有才。这首诗因其畅快淋漓的文风和犀利的表达而被后世传唱至今。
后来,声名远扬的李白因纵情玩乐和不善理财而陷入财务危机。正当他准备卖掉家传宝物时,李邕却伸出援手,为他解决了燃眉之急。或许念在旧交,或许欣赏他的才华,李邕并未因李白的直言不讳而记恨在心。这位人士惜才爱才,让我们看到了李白的真。也正因为李邕的慷慨解囊,我们才得以读到这首《上李邕》,更加深入地认识了少年时期的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