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牛弹琴是什么意思

2025-03-2318:00:24常识分享0

《对牛弹琴》的故事

曾经,公明仪这位卓越的音乐家,他的琴艺深受人们的赞赏。一天,他漫步在风景如画的郊野,看到一头牛正在安详地吃草。这美妙的情境激发了公明仪为牛弹奏一曲的念头。

他精心弹奏了一曲高深的音乐,然而那头牛似乎并未受到琴声的影响,依然只顾低头吃草。公明仪开始以为牛听不到他的琴声,但仔细观察后,他明白了牛并不是听不到,而是不理解那高雅的曲调。

于是,公明仪换了通俗的乐曲,牛立刻停止了吃草,似乎全神贯注地聆听起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沟通的对象如果不理解我们所表达的内容,那么无论我们如何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就像对牛弹琴一样,不看对象地讲道理或表达,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释义:

对牛弹琴比喻对愚蠢的人讲深刻的道理,也用来讥讽人讲话时不看对象,无的放矢。还告诫人们,教育要看对象,因材施教;说话也要看对象,对方听不懂,等于白费口舌。

用法:作宾语、谓语、定语。

搭配:

与介词搭配时,与“像”“如”搭配,构成“像……对牛弹琴”“如……对牛弹琴”的结构;与“在”搭配,形成“在……看来是对牛弹琴”的句式。

辨析:

与“鸡同鸭讲”相比,相同点在于都表示双方在沟通交流上存在障碍;不同点在于“对牛弹琴”更强调说话者不看对象,而“鸡同鸭讲”更侧重于双方语言、思维或认知等方面的差异。与“白费口舌”相比,相同点在于都表示说话没有效果;不同点在于“对牛弹琴”侧重于对象的不理解、无反应,而“白费口舌”更强调说话者的努力没有得到回报。与“徒劳无功”相比,相同点在于都表示无效的行为;不同点在于“对牛弹琴”主要用于形容沟通、交流等方面的无效,而“徒劳无功”适用范围更广。

例句:

跟长辈讲线上购物的便捷,他们却担心钱被转走,怎么解释都没用,感觉真是对牛弹琴。

老师苦口婆心地给学生讲学习方法,可是学生不以为意,老师觉得自己像在对牛弹琴。

在会议上激情阐述创新方案却得不到回应,就像对牛弹琴一样。

给朋友讲足球比赛的精彩战术,朋友却不在意,意识到这是徒劳无功。

故事中的牟融用儒家经典来解释佛义,就像公明仪对牛弹琴一样。他明白儒家学者对陌生,因此用他们熟悉的语言来传达道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教育要看对象、因材施教的重要性。

答案:A(在与不懂艺术的人谈论艺术时,就像是“对牛弹琴”,他们无法理解所谈内容)、A(老师讲解时学生却在睡觉,就像“对牛弹琴”,努力没有取得效果)、A(与固执己见的人讲道理就像是“对牛弹琴”,努力是徒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