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特地貌塑造了许多壮丽景色,如桂林山水、云南石林等。你是否知道长寿之乡广西南丹的喀斯特地貌有何独特之处?
喀斯特(KARST)一词源于地中海沿岸的一座石灰岩高原。因其典型的岩溶地貌,后人将“喀斯特”作为岩溶地貌的代名词。我国的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的云贵高原上。
广西喀斯特地貌的形成过程是一个神奇的旅程。最初,石灰岩是在浅海等沉积环境中形成的。后来,由于地壳运动,这些石灰岩被抬升露出水面,形成陆地表面。如果恰好位于湿润地区,就会发生流水溶蚀作用,逐步形成喀斯特地貌。
在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前期,流水会顺着石灰岩的节理开始溶蚀,并形成沟槽。大片的石灰岩层被溶沟分开,形成石柱和石笋。广西桂林溶洞内的石笋石柱,就是这一过程的杰作。
随着流水溶蚀作用的加强,沟槽不断向地下侵蚀。到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中期,流入落水洞内的水进入地下,发生横向侵蚀,形成溶洞和暗河等景观。广西地下河系丰富,是我国巨型地下河系分布最密集的区域之一。
随着时间推移,溶洞和暗河的规模不断扩大。有的地下暗河长度可达几十甚至上百公里。流水在地下岩层中不断地进行溶蚀,使得地下溶洞的空间越来越大。最终无法承受上方的岩层重量而发生坍塌,就到了喀斯特地貌发育的后期,形成了天坑、天生桥、坡立谷、峰林等景观。
广西河池南丹的山水奇观是喀斯特地貌中的隐秘角落。这里崇山峻岭、恢弘雄奇的峰丛地貌,连片展布数十里或如孤岛挺立。比如广西河池喀斯特地貌,就是一处典型代表。
南丹县境内地形地貌总体可分为两类:构造、侵蚀类型的低中山、低山;构造、溶蚀类型的峰丛洼地、峰林谷地等。典型的岩溶区使得这里地表水相对丰富,以碳酸盐岩类岩溶水为主。
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秀美的自然风光不仅让南丹温婉秀丽,其地貌还孕育了丰富的地下暗河和水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在当地人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更是古往今来酿造好酒的绝佳水源。
南丹县地处凤凰山余脉,长寿之乡的山泉水奔流在地下暗河中,经历岩溶区层层过滤,不仅水质达直饮标准,还蕴藏着多种有益健康的元素。这里有着悠久的酿酒传统,早在汉朝就有用山泉水酿酒的习惯。南丹的历史上,有两项值得骄傲的“御品”,一是宋朝贡米巴平米,另一就是更悠久的汉朝贡酒丹泉酒。
丹泉酒之所以能够成为贡品,与其所在地区的优质水源和气候密不可分。南丹县属于带季风气候区,立体气候特征明显。这里的气候条件赋予了当地糯红高粱的生态健康品质,让高粱中的单宁物质在大曲酱酒的酿造工艺中转化成散发香气的丁香酸。
所谓“好酒三分酿,七分藏”。丹泉拥有700亩的洞天酒海,是世界最大的天然藏酒洞。这里藏着6万吨价值60亿的酒,被誉为“白酒银行”。丹泉酒在本地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形成的恒温、恒湿、恒风、恒氧的绝佳环境中陈酿,使得空气中鲜活的微生物、水分子与坛内酒分子活性互动,产酯生香。这是喀斯特地貌赋予人类的礼物。
丹泉酒不仅使用古法慢工艺酿造而成,更以洞藏慢时间造就“不上头”的品质。将广西的好山好水装进瓶中,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去感受因深藏而不凡的体会。(广告)一杯好酒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大自然对生命的款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