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拼音:yì)是汉语中的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属于常用字。其古字写作“埶”,最早见于商代。关于这个古字,其形状描绘了一个跪坐的人双手捧着一株草木,传递出的意境是一位专家在讲解有关草木生长习性的知识。繁体形式的“藝”字则是在此基础上繁化而来。艺字不仅仅代表了草木生长与培育的专业技术知识,也引申出才能、技能等含义。这里的“技能”,本质上指的是掌握做某事的规则、尺度或标准。“艺”也可理解为准则、极限。当某种技艺达到一定程度时,它能给人以艺术性的享受,因此“艺”也有艺术的含义。
来自百科的解释中,提到了艺字的商代字形解读为种植的观点。个人认为这种解读不够精确。商代字形中的人跪坐姿态,并非在栽种植物,而是坐在那儿讲解知识。这个跪坐的人,捧着鲜活的植物,更像是坐在那儿讨论有关植物的专业知识。这种解读可以从易学的角度找到依据,跪坐姿态在易学上代表坎卦意象,坎又象征胎儿、子,这里的子可以理解为专家或老师。艺字的意象可以解读为一位对植物有专业知识的专家在分享相关知识。
艺字中的跪坐之人并非代表,而是有专业知识的专家。这一点可以从艺字的某些写法中使用女字旁得到佐证,女字代表大众和从事具体事务的意义。艺字后面的某些字形中还出现了云字,云在易学上代表兑卦之象,可以具象化为过去积累的知识。
具备专业知识的人,能够创造出超越常规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被视为艺术品。例如,擅长写诗的人可以创作出专业水准的诗篇来表达情感。掌握写字技巧的人可以创作出优美的书法作品。同样,懂得植物习性的人,通过栽种和维护,能够培育出丰盛肥美的植株或果实。专业知识是创造符合人心意作品的知识基础。
拥有专业知识的人,还能制定专业方面的标准、规范或限度。这就是艺字含义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