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碌的意思是什么的意思

2025-03-2511:06:20常识分享0

“碌”,标准的发音为lù。根据《康熙字典》的解读,它主要有三种含义:首先是卢谷切,形容石貌;其次是力角切,描述石地的不平状况;最后是龙玉切,指石的颜色呈现青色。“碌碌”在《康熙字典》中,形容的是随从的景象,也用来描述平庸的人。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碌”有两个主要的解释:一是形容平庸,二是描述事务繁忙。很多词典都会提到“碌”与“碡”组成的“碌碡”一词,发音为liùzhou。

在现代汉语中,“碌”作为一级汉字,极为常用。与“碌”相关的词语如“忙碌”、“劳碌”等广泛运用。与“碌”相关的成语也众多,如碌碌无为、庸庸碌碌等。

那么,为何“碌”字会与石器相关并具有平庸和事务繁忙的含义呢?这个问题在都没有明确的解释。通过对胶东方言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一些线索。

在胶东方言中,“碌”其实是一种轧场的工具,名为砘。砘的标准发音为dùn,而在威海方言中读作dén。这种工具是由石头制成的,形状呈圆柱体,也被称为石磙子。

过去农民种植庄稼,收获后需要送到场上晾晒。晒干后,有的需要用砘碾压,有的则需要用其他工具抽打。粮食脱粒后,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工序,最后用到砘进行碾压。砘有大有小,小砘两端有凹槽,可以安装木柄。圆柱形石头的表面刻有凹凸不平的条纹,以增加摩擦。

由于“碌”是由石头制成的,所以被解释为石貌。刻有凹凸不平花纹的碌,因为可以增加摩擦,被解释为石不平。而“碌”由坚硬的石块构成,所以又被解释为石青色。“碌”在使用时跟随使用者之后,因此又被解释为跟随之貌。

当庄稼上场时,是农民颗粒归仓的最后环节,此时他们会全力以赴抢收。这个时节,农民会不分昼夜地在场上劳作,用到的最多的农具便是“碌碌”。由此,“忙碌”一词便应运而生。由于“碌”不分昼夜地劳作,又衍生出了“劳碌”一词。

在威海方言中,如果一个人一生辛苦,会被称为“劳碌命”或“忙碌命”。这里的“劳碌、忙碌”,便是像碌那样辛劳的意思。虽然“碌”既忙碌又劳碌,但相貌平平,无法成为观赏品或主人炫耀的物品,因此又衍生出“庸碌”一词,“碌”成为了平庸的代名词。

《说文》中记载,“碌”的古字左侧为石字边,右侧为象形,与“碌”的形状相似,说明这个字是“碌”的象形。“碌碡”并非“碌”,而是大型碾压器。尽管二者名字不同,但使用方法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