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落时,其大小与持续时间之间似乎有着某种奇妙的关联。雪下得大时,通常持续时间较短,雪后多会出现连续的大晴天;相反,雪下得小,可能持续的时间会长一些,雪后可能是小晴天或连续的阴天。古老的俗语有言:“雨夹雪,下半月”。而这其中,有一个广为流传的说法:“雪落见天晴”。
这一说法的背后蕴气象学的奥秘。当我们说到下雪,往往是因为冷锋天气系统的推动。当冷、暖气团交汇,如果冷气团占据主动,便形成了冷锋,带来雨雪、刮风以及降温。冷锋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急剧下降。
这种剧烈的温差变化,在雪前的天气中便可见一斑。那时的气温和湿度相对较高,但随着冷空气南下,气温急剧下降。当冷暖交汇,暖湿气流中的水气迅速降温,当近地面温度降至零度以下时,便凝华成雪。
雪后的天气模式常常是晴天,而且雪下得越大,雪后的天气往往越晴朗。这种晴朗的天气并不意味着适合钓鱼。由于冷锋过境的影响,雪后的整体温度会大幅下降。太阳出来时,虽然气温会有所回升,但近地面的温度却不一定会上升,甚至可能不升反降。这是因为地面的白雪对太阳光线具有强烈的反射作用。如果整体温度偏高,地面的雪开始融化,这个过程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导致近地面温度下降。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下雪不冷化雪冷”。
受到这种气温变化的影响,雪后的晴天实际上是非常不适合出钓的。特别是在整体气温偏低的北方地区,雪后的三天内都不宜垂钓。而在纬度偏南的地区,由于整体气温较高,雪可能很快融化,雪后的第三天可能气温就稳定了,这时便可以考虑出钓。
在决定出钓之前,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钓点应该有大面积超过2.5米的深水区。因为在大面积深水区,水温相对稳定,受外界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即使有水草浅水区也不适宜垂钓,因为近地面温度的变化会导致浅水水起伏不定,影响鱼儿的活跃度和吃口。在作钓方式上可以借鉴冬钓的方式,主要钓深,可以选择长竿钓远、划船到河中间、桥筏或者冰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