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之不恭是什么意思

2025-03-2511:55:53常识分享0

《孟子》中的“却之不恭”

在古老的《孟子·万章下》这部著作中,隐藏着许多深刻的智慧和丰富的故事。“万章”询问:“交际之中应以何心相待?”孟子答:“恭敬的心。”接着又说到:“有人将‘却之却之’视为不恭敬,这是为何?”孟子解释道:“因为那是尊者的赐予,拒绝则显得不恭敬。”这就是成语“却之不恭”的由来。它告诉我们,拒绝接受他人的邀请或赠与,可能会显得失礼。

《孟子》一书,是儒家经典中的重要篇章,由孟子和他的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与《大学》、《中庸》、《论语》并称为“四书”。它是四书中篇幅最长、分量最重的一部,直至清末都是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

这本录了孟子与其他思想的争辩、对弟子的言传身教、游说诸侯等内容,展现了孟子的学说和思想。他的学说主张性善论,倡导德治。其中,《万章下》一章共有九章内容,第二章详细描述了周朝的官爵和俸禄等级制度的具体内容,为历史和经济学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每天学习一个成语故事,不仅能够增长知识,还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明智。每个成语背后都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学习。通过阅读《孟子》中的这个成语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古人对于人际交往的态度和观念,也可以借鉴其中的智慧来处理现活中的各种问题。希望这篇文章能够为您带来启示和帮助。同时也感谢熬夜费灯码字的辛勤付出,请您加个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