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日炎炎似火烧,立秋将至。在农历的七月,这个特殊的月份,人们称之为孟秋,也就是秋天的开端。很多人将这个月份称为“鬼月”,并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鬼月出,不富也添喜”。那么,什么是“出”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探寻。
七月为何被称为鬼月呢?在古老的文化传统中,农历七月被称之为申月。《说文解字》中记载,申,就是神。在七月,鬼会显现形貌动态。而据马书田在《冥界诸神》一书中的解读,七月正是阴气显现、鬼节来临的时刻。七月作为十二地支中的申月,对应的生肖是猴,而猴被认为具有阴的属性,进一步佐证了七月是鬼月的说法。
那么,“鬼月出”具体指的是哪出呢?诳语不说。在鬼月,人们应当行善积德、说好话。如果说谎话或者大话,可能会害人害己。夜晚不出门。七月是阴气最重的月份,尤其是夜晚,因此小孩和体弱的人最好不要夜晚出门。不出手打骂孩子。在七月,家里和平相处尤为重要,避免打骂孩子,以免吸引所谓的鬼到来,给家庭带来不顺。
这些传统说法虽然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们也提醒我们在不同的月份和季节里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行为和态度。随着月份的更替和季节的转变,我们也要及时做出改变,顺应节气的变化。在这个特殊的七月里,我们不妨多行善事、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争吵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