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不器是什么意思

2025-03-2516:00:20常识分享0

天地初开,宇宙洪荒,传闻在那混沌初显之际,曾有一场大洪水席卷而来,几乎将世界淹没于滔滔洪水之中。洪荒之力,如同天地初开时的磅礴力量,既能创造新生,亦能毁灭世界。如今,人们时常感到体内洪荒之力的涌动,躁动的气息弥漫于空气中,仿佛一颗不定时,随时可能爆发,既伤人又害己。再读“君子不器”,感慨颇多。

对于“器”,其本义为器皿或,也可引申为能力、才华或力量。那么,“君子不器”是否意味着君子无需具备能力、才华与力量呢?实则不然。

这其中蕴深刻的道理。就如同“耳、目、鼻、口”这些器官,各有其独特的功能,但无法相互替代。心才是身体的。是心眼来引导心志,还是以心志来引导耳目,结果截然不同。正如孔子所言:“君子以心导耳目,立义以为勇;小人以耳目导心,不逊以为勇。”君子的心能够自主控制,引导耳目,表现出齐庄中正的态度,立义行义,以此为勇气。而小人的心则无法自主,被耳目所控制,被声色美味所迷惑,误将不逊当作勇气。

实际上,目追求色,耳追求声,口追求味,四肢追求逸乐,这些都是本能的自然反应。当这些自然反应失去控制,就像洪水泛滥一样,人们会不停地向外追求,却忘记了自我控制。美色令人目盲,美声令人耳聋,美味令人口爽,过度的追求最终会让人利欲熏心,陷入戚戚然的境地。

如果将器比喻为做事的能力,这并非说能力不重要,而是在使用能力时,必须明确其根本方向,那就是向善利人。这个根本方向也可以称之为“道”。古人云“道器不二”,意味着器要全然追随道。做人以做事为依托,而做事的首要原则就是遵循做人的美德。这就是“君子不器”的真正含义,因为“不器”,方能成“大器”。

孔子生活的年代,类似的说法还有很多。《礼记·学记》中提到:“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意指品德高尚的人不拘泥于的限定。”大道之理也不局限于特定的用途。值得信任的人无需靠立盟来约束,天时与天机亦非一成不变。能明白这四种道理的人便可以立志于根本。值得注意的是,“君子不器”的本质在于“道器合一”,不仅要具备器的功能还要遵循道的方向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

器物承载着力量而力量需要明确的指向。只要内心保持廓然大公,力量与方向便能合为一体,随遇而安、感而遂通。在世间万象之中仍将如高悬心中守全体莹彻、纤尘不染之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