噤若寒蝉的噤是什么意思

2025-03-2517:23:46常识分享0

同学们,晚上好!又是一节令人期待的成语学习课程,今天我们要一同探讨一个常出现错误、需要细心品味的成语——那就是“噤若寒蝉”。

这个成语中的“噤”,代表着闭口不作声。它就像深秋的蝉一样,一声不吭,用来比喻因为害怕有所顾虑而不敢说话。

这个成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后汉书·杜密传》。书中写到,刘胜身为大夫,虽然受到上宾的礼遇,但他知道贤能的人不举荐,听闻丑恶的事情选择沉默,隐瞒实情只为保全自身,如同秋天的蝉一样不出声。这样的行为,无疑是有的。

现在我们常常会在一些语境中误用这个成语。它常常被误解为形容安静或者默不做声、闭口不言等意思。例如,我们有时候会看到这样的句子:他因为害怕而噤若寒蝉,一句话都不敢说。这就是对这个成语的正确使用。

让我们看一下下面的误例:

下列句子中,成语使用正确的是哪一项?

A. 队获胜的消息迅速传遍大街小巷。

B. 秋雨湿透了她的衣衫,她双叉护在胸前,想留住一点温暖,可没有用,她仍然颤抖着,噤若寒蝉。这里用“噤若寒蝉”形容她因为寒冷而不出声,就是正确的使用。

C. 搞艺术的人都到这个国色天香的格林尼治村来了。

D. 扎西津津乐道地说着这次读书活动的获奖经历。

今天的成语学习就到这里啦。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用“噤若寒蝉”造个句子,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果。我们下次将一同学习成语“久假不归”,大家别忘了哦!一起加油,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