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板管形端子压接标准

2025-03-2912:30:22电热板百科0

电热板管形端子压接需遵循以下标准要求:

一、导体处理标准

  1. 导体剥线要求

    • 剥线长度需与端子规格匹配,导体末端需水平放置于压线框内,超出压线框长度不超过1mm‌。
    • 导体不可散乱、氧化或残留绝缘层,剥线后需在8周内完成压接‌。
  2. 导体与端子匹配

    • 导体截面和外径必须与端子配套要求一致,确保压接后导体完全被压接框包裹且无松散线芯‌。

二、压接工艺参数

  1. 压接高度与宽度

    • 压接高度根据线缆规格及端子类型确定,低压电缆通常为1.5-2.5mm,中高压电缆为2.5-6.0mm‌。
    • 压接宽度由工具横向尺寸决定,需测量压接底部宽度并符合公差范围‌。
  2. 喇叭口要求

    • 压接后需在芯线压接框边缘形成喇叭口,尺寸与电线直径匹配,后端喇叭口高度应为端子材料厚度的2倍‌。

三、绝缘层处理

  1. 绝缘层位置
    • 绝缘外皮末端需伸出绝缘压接框,但不可延伸至芯线压接区‌。
    • 绝缘压接需牢固固定,避免刺穿或割伤绝缘层‌。

四、质量检验标准

  1. 外观与功能检查

    • 压接后端子无变形、毛刺或余料过长(余料不超过端子厚度的1.5倍)‌。
    • 导体末端平齐,无过度弯曲或伸入连接器插接区域‌。
  2. 性能测试

    • 需通过拉力测试验证机械强度,压接高度需持续监控以确保符合批次生产要求‌。

五、行业规范参考

  • 需符合UL 486A-486B、GB/T3965等标准,优先采用制造商提供的技术参数及工具‌。

注:实际应用中需结合电热板工作环境(如耐高温、密封性)选择适配的端子材质及压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