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板赶酸所需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具体如下:
一、时间范围
- 常规赶酸:通常在 1–2小时 完成,若使用聚四氟乙烯消解管且温度设定为160℃,耗时约1小时。
- 复杂样品:有机物含量高或样品量大的情况,可能需要延长至 2–3小时,甚至更久。
- 特殊操作:土壤全消解(含驱硅、赶酸等步骤)通常需 24小时以上(如第一天消解,第二天赶酸定容)。
二、影响因素
- 温度控制:
- 低温(110–120℃):适用于易挥发元素(如土壤测氮)。
- 中高温(150–165℃):适用于常规赶酸,平衡效率与安全性。
- 更高温度(200–250℃):用于加速难分解样品,但需避免蒸干。
- 酸类型与用量:高氯酸、氢氟酸等需彻底赶尽,可能需多次补酸或延长时间。
- 样品性质:土壤、生物样品等差异大,例如驱硅处理需额外时间。
三、操作建议
- 终点判断:
- 溶液清亮,体积缩减至 1–2mL。
- 出现白烟(如硝酸驱尽)。
- 效率优化:
- 分阶段升温(如120℃预热,逐步升至200℃以上)。
- 使用通风设备,确保安全。
四、注意事项
- 避免温度过高导致样品分解或酸液飞溅。
- 含氢氟酸时需彻底赶酸,防止腐蚀玻璃器皿。
- 不同设备(如智能真空赶酸仪)可能缩短时间至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