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电热板制造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
- 高纯度石墨粉:选用纯度≥99%的石墨粉作为主原料,需通过筛分、磁选等工艺去除杂质。
- 辅助材料:添加煤焦油沥青等粘结剂、导电添加剂(如碳纤维或金属粉末),以提升机械强度和导电性。
二、混合与成型
- 混合工艺:将石墨粉与粘结剂按比例(如100:5~20)混合,通过气流磨粉或机械搅拌实现均匀分散。
- 压制成型:将混合物置入模具中,采用压力机或热压工艺(温度200~300℃、压力2.5MPa)压制成预定形状(如平板、异形件),控制密度和均匀性。
三、热处理
- 初次焙烧:在惰性气体(如氮气)保护下,以阶梯升温(200~500℃)对成型坯体进行焙烧,去除挥发分并固化结构。
- 高温石墨化:在2300℃以上的高温炉中处理,消除杂质并提升石墨化程度,优化导电性和耐高温性能。
四、浸渍与二次处理
- 浸渍强化:将石墨化后的坯体浸渍树脂或沥青,填充孔隙以提高防水性、耐腐蚀性和机械强度。
- 二次焙烧:对浸渍后的坯体再次高温处理,固化浸渍剂并稳定性能。
五、机械加工
- 切割与成型:使用激光切割机、水切割或CNC设备加工至设计尺寸,满足电热板外形精度要求。
- 钻孔与雕刻:通过高速钻头或CNC雕刻机加工安装孔、电路槽等细节结构。
- 表面处理:采用磨床、抛光机对表面进行打磨和抛光,提升光洁度。
六、质量检测
- 性能测试:检测导电性、导热系数、耐高温性(如1000℃下热稳定性)及抗压强度。
- 外观检验:确保无裂纹、气孔等缺陷,尺寸公差符合标准。
七、包装与存储
- 防尘防潮包装:采用真空密封或防静电材料包装,避免运输过程中受潮或污染。
- 存储条件:存放于干燥、避光环境,避免与腐蚀性物质接触。
关键工艺要点:
- 原料纯度直接影响电热板的导电性和寿命。
- 石墨化温度需精准控制,过高可能导致结构变形,过低则影响性能。
- 浸渍工艺可显著提升电热板在潮湿环境下的稳定性。
以上流程综合了原料改性、高温处理、精密加工等核心环节,确保产品兼具高效加热性能和长使用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