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ICP-MS电热板消解的操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电热板消解步骤
-
称样
精确称取0.2g样品至聚四氟乙烯容器(如三角瓶或消解杯)中。 -
加酸
加入5~8ml硝酸(HNO₃)作为主消解酸,视样品性质可选配以下组合:
- 硝酸+双氧水(H₂O₂):2ml双氧水辅助氧化;
- 硝酸+氢氟酸(HF)+盐酸(HCl):用于含硅样品,加1ml氢氟酸和1ml盐酸;
- 四酸体系:硝酸+盐酸+氢氟酸+高氯酸(HClO₄),适用于复杂基体(如沉积物)。
- 加热消解
- 在电热板上加热至溶液完全溶解并呈现澄清透明状态,避免剧烈沸腾;
- 部分难消解样品需延长加热时间或提高温度(如180℃烘箱加热8小时)。
- 冷却与定容
消解完成后冷却至室温,转移至容量瓶并用水定容至标线。
二、注意事项
- 酸体系选择
需根据样品类型调整酸组合:
- 常规有机物/金属:硝酸+双氧水;
- 含硅/硅酸盐样品:需引入氢氟酸;
- 沉积物/土壤:推荐四酸体系以确保完全消解。
-
消解完全性判断
观察消解液是否澄清透明,残留颗粒可能影响ICP-MS检测准确性。 -
酸过量控制
高氯酸等强氧化剂过量可能导致仪器污染,建议优化酸用量以减少残留。 -
内标与基质干扰
电热板消解后若酸浓度过高,可能干扰内标法(如Sc、Rh等),可考虑标准加入法校正基质效应。
三、适用场景
电热板消解常用于以下样品前处理:
- 水系沉积物、土壤中痕量Pb、As的测定;
- 常规金属、有机物及含硅材料的多元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