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太阳能电热板(以光伏发电组件为主)的主要生产工艺流程,综合多种技术路线整理而成:
一、电池片制备工艺
-
硅片分选与预处理
- 通过EL检测筛选出隐裂、色差或破损的硅片,并清洗表面杂质。
- 对硅片进行制绒处理(化学腐蚀形成金字塔绒面),降低光反射率,提升光吸收效率。
-
PN结制备与镀膜
- 通过扩散工艺(如磷扩散)在硅片表面形成PN结,为光电转换提供基础。
- 采用PECVD技术镀减反射膜(如氮化硅),优化表面钝化效果。
-
电极印刷与烧结
- 通过丝网印刷技术制备正负极银浆线路,高温烧结形成欧姆接触。
二、组件封装工艺
-
电池片连接
- 用串焊机将电池片串联焊接,形成所需电压的电池串(每组10-12片)。
-
叠层与层压
- 按“玻璃-EVA-电池串-EVA-背板”顺序叠层,EVA在高温下熔融粘合各层。
- 层压机通过真空抽气、加热(约150℃)及冷却固化,确保组件无气泡且结构紧密。
-
边框与接线盒安装
- 用铝合金边框加固组件边缘,提升机械强度和环境防护能力。
- 焊接接线盒并密封,实现组件与外部的电气连接。
三、质量控制与测试
-
电性能测试
- 检测组件的功率、电压、电流等参数,确保符合设计标准。
-
外观与耐久性检测
- 检查表面清洁度、胶体残留及边框密封性。
- 通过机械应力测试(如风压、冰雹模拟)验证组件可靠性。
四、特殊工艺补充
- 钙钛矿电池工艺:采用镀膜(TCO、电子传输层)、激光刻蚀(P1-P3划线)及“封边”式封装技术,提升转换效率。
- 高效电池工艺:使用ALD镀膜、RPD技术优化薄膜均匀性,结合退火处理提高稳定性。
流程图示例
硅片分选 → 制绒/镀膜 → 电极印刷 → 串焊 → 叠层 → 层压 → 装边框 → 测试 → 包装
注:实际生产工艺可能因材料(如单晶硅、多晶硅、钙钛矿)及设备差异调整流程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