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电池包未采用传统意义上的“电热板”加热方案,而是通过脉冲自加热技术实现低温环境下的高效温控,其核心原理和优势如下:
一、技术原理
-
分体式电池包互充产热
将电池包分为两个部分,通过电机和电控系统实现两部分电池包之间的高频互充。由于低温下电池内阻较大,充电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被直接用于电池升温,类似“抱团取暖”的效果。 -
电驱系统协同工作
利用电机的三相绕组和电控拓扑结构,形成震荡电流回路。通过控制桥臂开关的时序,实现电池包与绕组的能量交换,进一步放大内阻产热效应。 -
热泵系统余热回收
电控系统运行产生的热量与热泵系统深度集成,通过余热回收提升整体能效。
二、技术优势
- 高效加热:低温环境下(如-20℃),电池加热速率提升230%,满充时间缩短30%-35%,常温下仅需多25分钟即可充满。
- 均匀性:由电池内部产热,避免传统外部加热(如电热毯、冷却液循环)的温度梯度问题。
- 节能与集成化:无需额外加热部件,复用电驱系统实现功能,降低能耗和成本。
三、应用场景
- 驻车/充电时:智能启动自加热,确保充电效率并防止析锂现象。
- 行驶时:结合热泵系统回收动力系统余热,提升冬季续航能力20%以上。
四、与传统方案的对比
传统方案(如电热毯、PTC加热冷却液)存在结构复杂、能耗高、加热不均等问题,而比亚迪的脉冲自加热技术通过拓扑层、电芯层、控制层融合,实现了一体化温控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