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可以自由地追求财务自由、人身自由等,这被称之为随心所欲。
也有人认为,真正的随心所欲是能够放纵自己,不受任何约束。
还有人说,随心所欲意味着可以按照内心的意愿行动,毫无束缚。
事实真的如此吗?
显然不是。
因为所谓的“随心所欲”有另外一层含义。
具体而言,“随心所欲”强调的是“随心”,而不是“所欲”,更不是无所欲为、不受任何限制地行动。
那么,“随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了解,即:
一、“心”并非情绪
“心”是什么?
在电视剧《天道》中,丁元英的解释颇具启示意义——他认为,“心”是指愿望。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将“心”与情绪混淆,错误地认为自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便是“随心所欲”。
实际上,“心”并非情绪,而是指自身真正的需求。
有人可能会认为,满足情绪即是满足自身需求。
这是一种更深层次的误解。
为什么呢?
情绪源自于欲望,同时也深受欲望驱使;而“心”则是指自身真正的需求,即愿望或真正的目标。欲望无穷无尽,不可能完全满足,而“心”则可以达成目标以满足需求。
由此可见,情绪不是“心”,而真正的“随心所欲”并非受情绪驱使。
二、“心”即真正的自我
有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
他们所说的“心”更多指的是心脏、心态或者人为划分的“心”,而非真正的“随心所欲”。
那么,“随心所欲”的“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实际上,“心”即是真正的自我。
只有找到真正的自我,清楚自己的真正需求和努力的方向,才能正确理解“心”。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只有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真正地“随心所欲”。
三、“随心所欲”强调摆脱情绪的驱使和影响
正如前面所说,要做到“随心所欲”,首先需要找到真正的自我。
只有找到真正的自我,才能够摆脱外界和内在情绪的束缚和影响,从而认清并实现“心中的愿望”,这才是真正的“随心所欲”。
可以说,如果一个人仍然受到自身情绪的驱使,经常发脾气,或者为了满足私欲而伤害他人利益,那就无法被称为真正的“随心所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