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板烘干挂面使用方法需结合传统干燥工艺与现代控温技术,具体操作流程如下:
一、设备准备与基础参数
- 设备搭建:将电热板均匀铺设在烘干房底部或悬挂在挂面下方,确保热源分布均匀;
- 温度设定:初始温度控制在20-30℃,后续分阶段升温至35-45℃,最高不超过50℃;
- 湿度调节:通过通风口或加湿设备保持湿度在55-85%区间,不同阶段需调整湿度参数。
二、烘干阶段控制
-
冷风定型阶段(30分钟)
- 温度:20-26℃,湿度55-65%
- 开启强通风设备加速表面水分蒸发,使面条初步定型;
- 此阶段挂面水分由32-35%降至27-28%。
-
保湿升温阶段(30-40分钟)
- 温度:30-35℃,湿度75-85%
- 调高电热板温度,通过覆盖湿布或间歇喷水维持高湿度环境,促进内部水分向外转移。
-
高温除湿阶段(90分钟)
- 温度:35-45℃,湿度60-75%
- 保持高温并加强通风,快速去除面条中剩余水分,此阶段水分降至16-17%。
-
降温散热阶段(90分钟)
- 温度:26-30℃,湿度55%
- 关闭电热板,自然降温至室温,最终使挂面含水率达标(≤14%)。
三、操作注意事项
- 分层悬挂:挂面需间隔10-15cm悬挂,避免粘连影响热风循环;
- 定时翻动:每30分钟调整挂面位置,确保受热均匀;
- 防断裂措施:避免温度骤升超过50℃,否则易导致面条脆断。
四、与传统设备对比
电热板烘干虽可实现基础功能,但相比热泵烘干机存在以下局限:
- 能耗较高,需持续供电维持温度;
- 湿度控制依赖人工调节,精度较低;
- 无法实现全自动分段控温,需严格监控各阶段参数。
(注:以上方案基于传统烘干工艺改造,实际效果可能因设备功率、环境密闭性等因素存在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