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制作电热板的完整流程及技术要点,综合参考多篇技术资料整理而成:
一、材料准备与基板加工
-
基板设计与加工
- 根据使用场景设计铝板或铸铝基板的尺寸和形状,需考虑加热面积、散热需求及机械强度。
- 对铝板进行切割、打磨,确保边缘光滑并清除表面氧化层。
-
发热元件选型
- 选择镍铬合金或铁铬铝合金材质的电阻丝,需匹配功率和电阻参数(如220V电压下每米电阻值)。
- 云母电热板工艺中需在绝缘膜上覆金属箔形成电路,并通过蚀刻工艺成型。
二、发热元件安装与固定
-
铺设路径规划
- 在基板上绘制发热丝或金属箔电路的路径,确保均匀分布以提升加热均匀性。
- 通过钢网模板辅助定位(如锡膏印刷工艺),提高铺设精度。
-
固定与焊接
- 使用耐高温胶水或焊接工具固定发热丝/电路,确保连接牢固且无短路风险。
- 对于金属箔电路,需通过曝光、显影和蚀刻工艺形成最终电路结构。
三、温度控制与安全防护
-
温度传感器安装
- 在基板合适位置安装热电偶或热敏电阻,用于实时监测温度并反馈至控制电路。
-
控制电路集成
- 安装PID温控电路板,支持温度设定、恒温调节及过热保护功能。
- 连接发热元件和传感器的导线,需使用耐高温硅胶线并做好绝缘处理。
-
绝缘与防护
- 在发热元件周围包裹云母片、陶瓷纤维等耐高温绝缘材料,防止漏电。
- 外壳采用耐热塑料或金属材质,设计散热孔以平衡温度并防止烫伤。
四、组装与测试
-
整体组装
- 将基板、电路板和外壳进行密封装配,确保防护等级符合使用环境要求。
-
通电测试
- 初次通电时逐步升高电压,观察发热均匀性及温控响应速度。
- 测试绝缘性能(如耐压测试)和长期工作稳定性,排除短路或过热风险。
五、工艺优化要点
- 材料选择:基板推荐使用铸铝(耐腐蚀、热稳定性好),绝缘材料需耐高温且易清洁。
- 均匀性控制:发热丝间距、电路密度需根据热力学仿真优化,避免局部过热。
- 安全冗余设计:增加双重温控开关或熔断器,提升设备安全性。
以上流程结合了基板加工、电路设计、温控系统集成等核心环节,需严格遵循电气安全规范并适配具体应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