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钢电热板生产工艺

2025-04-1302:02:36电热板百科0

铸钢电热板生产工艺流程

铸钢电热板的生产需结合铸造工艺与电热元件集成技术,具体流程如下:

一、模具与砂型制备

  1. 模具制作

    • 根据产品尺寸和结构设计锻铝或金属模具,确保精度和表面光洁度‌。
    • 对于复杂结构,采用气动取芯或分型面平直设计,减少砂芯数量‌。
  2. 砂型混制

    • 选用二氧化硅含量高的天然砂或石英砂,控制泥质含量低于2%‌。
    • 混砂时按比例加入水玻璃(100:6~8),混制5分钟以上以保证流动性‌。

二、电热元件集成

  1. 电热管选型与安装
    • 以不锈钢电热管为发热体,嵌入铸铝或铸钢外壳中,确保耐高温(150~450℃)‌。
    • 电热元件需与模具型腔匹配,避免浇注时金属液直接冲击‌。

三、浇注与成型

  1. 熔炼与浇注

    • 钢液熔炼后注入砂型或壳型,采用底注式或顶注式浇注系统,减少气孔和缩孔‌。
    • 浇注后自然冷却,确保组织致密性‌。
  2. 型壳处理(精密铸造适用)

    • 采用7层耐火材料制壳,每层干燥24小时,并在第5层后加入钢丝网增强‌。
    • 脱蜡后焙烧壳型(1120℃/5小时),避免浇注时炸裂‌。

四、热处理与后处理

  1. 加热与保温

    • 根据铸件壁厚和导热性设定加热速率,均匀升温至目标温度‌。
    • 保温时间依据组织均匀化和芯部温度确定,通常为2~8小时‌。
  2. 冷却与强化

    • 控制冷却速率以细化晶粒,提高硬度和耐磨性,同时避免应力开裂‌。

五、表面加工与检测

  1. 清理与修整

    • 震壳去除砂壳,切割浇冒口并打磨飞边,酸洗或抛丸提高表面光洁度‌。
    • 对关键部位进行硬度检测(50~60HRC),确保耐磨性‌。
  2. 性能测试

    • 检验尺寸精度(CT4-CT6级)、抗压强度及电热元件绝缘性能‌。

关键工艺要点

  • 电热元件保护‌:浇注时需避免钢液直接接触电热管,防止氧化或短路‌。
  • 砂型质量控制‌:严格控制原砂粒度和水分,防止铸件表面缺陷‌。
  • 热处理优化‌:通过退火或正火消除内应力,提升综合机械性能‌。

(注:工艺参数需根据具体产品结构和材料特性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