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工资为什么这么低

2025-04-1502:36:17综合资讯0

各位尊敬的HR朋友们,不妨暂时放下手中的咖啡,来思考一下这几个直击心灵的问题:

1. 我们公司是否真的需要全栈工程师呢?

2. 那个要求有丰富大厂经验的岗位,候选人是否真的能够接触到核心业务?

3. 我们所谓的弹性工作制,是否只是意味着延长下班时间?

别急,别急着反驳。前不久,一个创业公司的老板向我抱怨:“现在的年轻人怎么如此挑剔?”我回应他的,是两个真实的简历故事。

简历A:毕业于名校,拥有大厂背景,却嫌弃待遇25k不够丰厚,转身加入了外企,享受着每天下午茶的惬意生活,薪水涨至30k。

简历B:虽毕业于三本,但实操经验丰富。我们可能因学历而犹豫,但很快被竞争对手相中,委以重任成为部门主管。

如今的职场人早已不再是待宰的羔羊。他们手中有三宝:

首先是信息的透明化。通过脉脉等平台,他们早已了解公司的加班文化,薪资方面的爆料也比HR官方说法更为实在。

其次是职场觉醒潮。95后的他们宁愿选择送外卖也不愿忍受PUA式领导。在职场圣经中,“给多少钱干多少活”成为新的座右铭。

最后是副业击策略。无论是自媒体创作、私单接洽还是投资,他们早已不怕“不干就走人”的威胁。

更为现实的是,你以为求职者在广泛投递简历时,可能他们正在反向筛选公司。某大厂HR透露,现在收到的简历中,有高达80%是“已读不回”。求职者可能同时在与多家公司洽谈,采取“养鱼战术”。

是时候重新定义职位描述(JD)了。我们应该更实际、更具体地描述工作内容和待遇,而不是笼统地提及“团队氛围好”或“抗压能力强”。例如,“重大项目享受调休或加班双倍工资”,“每月带薪享受宠物时光”。

薪资问题也应明朗化。避免使用“薪资面议”这种模糊说法,而应明确标注薪资范围和增长机制。求职者不是算命大师,他们需要明确的信息来做出决定。

面试过程也应转变视角。不应将面试者置于审判地位,而应了解他们最看重岗位的哪些方面,尊重双向选择的时代已经到来。面试反馈应像外卖平台一样迅速、明确。对于求职者来说,不应再有无回应的漫长等待,自动回复“已阅,将在一天内回复”是更为人性化的做法。

最后不得不说,现在的企业似乎还停留在十年前的人才观念上。真正的人才流失并非因为人才变少,而是企业的留人策略未能与时俱进。学习如何真正尊重、留住候选人,是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记住这个公式:诚意 = 具体薪资范围 × 快速反馈 + 真实发展路径 × 尊重体验。别再使用模糊和过时的策略了,否则只会让求职者看清你的真实面目——找工作如同谈恋爱,对待人才的策略不济的公司迟早会被挂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