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间的流逝,一些曾经炙手可热的品牌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其中就包括“美特斯邦威”。小时候渴望拥有的东西,如今已不再那么受追捧。
近日,美特斯邦威再次进入公众视野,但这次却是因为一系列:业绩下滑、门店数量减少、员工工资、转型失败等。
根据最近发布的财报,美特斯邦威的财务状况令人堪忧。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同比下跌47.49%,净利润却亏损6.89,同比扩大501.37%。尽管旗下拥有多个品牌,但目前并未见明显好转。
一、连年危机
8月31日,“美邦人”公众号发布,表明公司正面临“活命、续命”的紧急情况。这种局面早有端倪,例如今年3月美特斯邦威上海南京东路店的停业,被视为公司最大程度上的“妥协”。期间,美特斯邦威还陷入租房纠纷,虽然后来澄清,但门店的关停却是美特斯邦威“关店潮”的缩影。
自2012年起,美特斯邦威的关店数量逐年增加。早在2020年,公司就关闭了具有近20年历史的门店。而近两年,美邦服饰半年关店数量更是达到近500家。公司将这些现象归咎于等不可抗力因素,但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早期的盲目扩张、企业策略的落后以及更多客观因素。
二、营销往昔与现今
回溯1995年,美特斯邦威以标新立异的风格创立,曾一度受到追捧。2001年,其销售收入已达8,是创业初期的80倍。当时走的是“自主设计、委托生产、加盟销售”的轻资产模式。
凭借这种模式,美特斯邦威快速拓店,即使面对优衣库、Zara等快速响应的竞争对手,依然实现了超越。随着市场的变化,美特斯邦威在营销上的策略也发生了变化。从高价签约代言人、大力营销以期获得市场回报,到如今的新概念产品推出,美特斯邦威一直在寻求突破。
近年来国潮的崛起,类似唐狮等品牌都在走这样的路子,美特斯邦威也试图在这一层面上下功夫。但公司的转型并未取得预期效果,只是在表面上跟随潮流,缺乏真正的创新。
在电商时代,美特斯邦威虽曾赶上风口,但因决策等原因未能抓住机会。而如今市场份额已经被各品牌瓜分和抢占,目标客群已建立起网购习惯。尽管美特斯邦威也尝试通过短视频直播平台抓住流量,但动作平平,未能获得更多流量入场券。
电商层面的失误和营销策略的不足使得美特斯邦威逐渐被市场边缘化。如今的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甜酷风”等新潮流并未给美特斯邦威带来太大的市场反响。
三、未来之路
对于美特斯邦威来说,未来之路注定曲折。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如何调整策略以适应消费者的新需求?这些都是美特斯邦威需要思考的问题。
无论如何,“美特斯邦威”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过去与现在的交汇点。无论是怀念过去还是展望未来,这个品牌都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