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rrorlink怎么用

2025-04-1506:50:10综合资讯0

汽车行业正处在从功能型汽车向智能型汽车的过渡时期。谷歌公司的无人驾驶技术引领了全球顶级车企的自动驾驶研发潮流,百度也已发布其无人汽车研究计划。在此类概念汽车上市前,各大车企需要满足年轻用户需求,推出实用且可见的技术。

如今,将智能手机与汽车娱乐系统紧密结合,已经成为国内外车企的首选方案。随着苹果的CarPlay和谷歌的Android Auto技术的相继发布,车机互联的前后装市场讨论愈加热烈。这两大技术有着相似的技术特点和用户界面,就如同iOS与Android平台生态系统的竞争延伸到了车内的“第四屏”。

早在2011年,MirrorLink作为元老级的车机互联方案,在ML 1.1版本发布后迎来了其成熟期和爆发期。Volkswagen、PSA、Honda、Toyota等品牌已在日内瓦车展上预装了MirrorLink车载娱乐系统,其中Volkswagen的全新Polo在欧洲市场的上市备受瞩目。

当前市场上可见的车机互联方案种类繁多,除了各种来自互联网公司及后装市场的OBD方案外,真正能形成主流趋势的方案主要三种:CarPlay、Android Auto和MirrorLink。这三种方案的成功,归因于车企的支持度、规模性、平台的开放性和吸引力。例如,Ford的Applink短期内难以形成气候,而BMW的ConnectedDrive虽搭建了自己的AppStore,但对其他车厂、手机厂商和开发者的吸引力有限。

接下来,本文将从技术市场、车厂与手机厂商、手机与应用程序开发者的角度,对这三种方案进行详细比较。

在技术市场方面,CarPlay主要适用于最新的iPhone设备,通过lighting接口连接手机和车机,实现屏幕映射。未来可能会支持WIFI无线连接。而Android Auto则主要面向Android系统的手机,通过U线连接到车机设备。在技术上,支持WIFI或Mirocast连接是可行的。这两大方案均力图保持一致的HMI风格,对车厂而言无疑是好事。

对于车厂和手机厂商而言,CarPlay主要关注iOS生态圈的扩展,使得这一技术主要由苹果主导,车厂被动接受。其他手机厂商与此技术无缘。尽管车厂可能会因用户需求而支持CarPlay,但很难想象他们会为iOS系统投入更多精力。相反,Android Auto凭借谷歌的支持和更大的用户基础吸引了众多车厂的支持。其开放性和成功在手机领域的经验使得基于驾驶安全的App大量涌现。

对于手机和应用开发者而言,CarPlay的技术开放程度有限,与开发者的关系仅限于Appstore的延伸。而Android Auto业已开放的SDK对开发者和公司更具吸引力。但MirrorLink平台的开放性和独立性使开发人员和公司可以更容易实现车厂和手机厂商的HMI定制化需求。MirrorLink几乎支持所有不同分辨率和车载控制方式,更适合汽车厂商。它囊括了全球约80%的车厂和70%左右的手机厂商,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参与度。

三种技术在实现上差异不大,但考虑到开放性和市场影响力,Android和MirrorLink更具优势。车厂和手机厂商的参与度和接受度也是评估方案的重要因素。对于App而言,尽管CarPlay和Android Auto已有先发优势,但若车厂和手机厂商愿意投入更多精力推动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市场具有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