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溶液的形成及其概念理解
此知识点是中考的热门考点,主要围绕溶液的形成、概念、特点以及溶质溶剂的判断等进行考查。常见的题目形式为选择题或填空题。
题目示例:
1. 将下列物质放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哪一种?
选项有:A.蔗糖 B.牛奶 C.酒精 D.白醋
正确答案:B。牛奶不能在水中完全溶解,不能形成溶液。
2. 关于溶液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选项有:A.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 B.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正确答案:A。虽然很多溶液是无色透明的,但也有部分溶液是有颜色的。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
考点二:溶解的放热与吸热现象
此知识点主要考察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如放热、吸热现象,以及与实验装置结合的现象判断。
题目示例:
1. 为了使自制汽水变得冰凉可口,阳刚同学应该购买哪种商品产生制冷效果?
选项有:A.硝酸铵 B.小苏打 C.生石灰 D.食盐
正确答案:A。硝酸铵溶于水吸热,可使温度降低。
2. 液体X加入集气瓶与固体Y作用,观察到气球逐渐变大,哪些组合符合这一情况?
记住常见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情况是关键,如强酸、强碱一般溶于水放热,而铵盐溶于水吸热。
考点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与转化
主要考察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转化,以及与浓稀溶液的关系。
题目示例:
1. 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关于此溶液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选项有: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 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正确答案:AC。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但不一定是浓溶液。
2. 关于溶液的说法哪个是正确的?
选项有:A.溶液中没有晶体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正确答案:A。没有晶体的溶液不一定是不饱和的,如某些过饱和溶液;同时饱和溶液的浓度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大。对于某些物质来说,其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可能比饱和溶液的浓度还要高。澄清、透明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饱和溶液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继续溶解溶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