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年味时,最先跃入我们脑海的景象是什么?
是提上日程的大扫除、选购新衣、修剪新发型吗?或是市集上琳琅满目的迎新“福”字、春联、窗花装饰?又或是庙会中热闹非凡的舞龙舞狮、锣鼓喧天和秧歌等传统民俗表演……
对于众多山西人而言,年味或许被城市中璀璨夺目的“灯之海洋”所渲染,构造出了一个充满科技感的春节“盛景”。
随着腊月的脚步临近,2025年蛇年春节已然进入倒计时。山西的大街小巷逐渐被浓浓的年味所包围,如同解锁了春节限定的皮肤一般……
太行日报视频号及黄河新闻网阳泉频道视频号等平台也纷纷记录下这一时刻。
那么,为何说山西人的年味全靠灯笼来烘托呢?
在,挂灯笼、赏花灯一直是年节不可或缺的传统习俗。
欧阳修曾以“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来描绘花市灯光如白昼般明亮的景象。如今,每家每户点亮灯笼,整座城市被映照得明亮如昼,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年节的临近。
关于灯笼为何如此重要,流传着许多传说。有的源于“姜子牙高杆点灯”,有的与“古来神鸟”相关,还有的是因为先民对火的崇拜。
古代人们认为,在寒冷的冬夜,火源如同希望的使者,带来温暖并驱赶黑暗。火在古人眼中是能驱走一切鬼怪、守护家园安宁的象征。
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火驱邪的习俗逐渐演变为点灯笼的传统。而灯笼也寓意着阖家团圆、事业兴旺和红红火火。它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过年,
是一场关于“门面担当”的比拼!
每到腊月,全国各地都会展开灯组比拼的热潮。从济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到北京科技感十足的“刀马旦”,再到昆明市滇池湖畔的“阿诗玛”,各地彩灯各具特色。而山西也不甘示弱,展现出自己城市的魅力!
特别是在大同,古建筑如云冈石窟造像、悬空寺、华严寺、善化寺等都被搬到古城墙上,让游客在欣赏花灯的也能领略到山西古建的雄伟与壮丽。
还有“华彩木兰”灯组,展现木兰替父从军、驰骋沙场的英姿,增强了大同文化的辨识度,也提升了城市的吸引力。
在“年韵荟萃”区域,通过铜锅、刀削面、烧麦、浑源凉粉等大同传统美食展示“国际美食之都”的魅力。
过年,
是那照亮归乡之路的万家灯火!
一盏盏灯点亮了整座城市,花灯作为春节的重要元素,寄托着人们对年的记忆。夜幕降临,走在回家的路上,家家户户亮起的彩灯构成了春节最浓烈的氛围。
在山西,无论城市乡村,家家户户都装点着彩灯。整个山西仿佛构建了一个属于自己的“未来都市”,其壮观景象不亚于国际大都市。
屋内屋外彩灯高悬,增添了喜庆和热闹的氛围。它们在风中摇曳,仿佛在呼唤远方的游子:“回家吧, 过年了。”
这样的氛围让人更加期待回家的路。每个红灯笼下都藏着一个温暖的故事,每个故事都离不开家的主题。人们开始收拾行囊,踏上归途,心中充满对家的思念和对团聚的渴望。
今日话题
你心中的年味“氛围担当”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