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3年首次起草,至2019年正式实施,《国电子商务法》历经五次审议,历时五年余。作为全球首部电商法,其诞生充分证明了电商行业的蓬展势头。那么,这部法律对我们普通人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一、无论是代购、微商还是网络主播,都要了
关于代购需的消息早已在朋友圈广泛传播,不少代购纷纷转行或寻找新的商业模式。根据电商法规定,代购、网络主播等电子商务经营者都需要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并依法。这也意味着曾经一度红火的朋友圈电商或将进入规范发展阶段。
二、好评差评需真实,不得删除评价信息
虚假评价一直是电商行业的顽疾。例如马蜂窝事件便是一个典型案例。电商法规定电商平台不得删除消费者对其平台内销售的商品或服务的评价信息。否则将面临最高50万元的罚款处罚。这一规定无疑为消费者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有力保障。
三、捆绑销售需明示,消费者不被“隐性消费”困扰
从携程捆绑销售事件开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意识到隐性消费的危害。电商法规定电子商务经营者进行捆绑销售时必须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不得将捆绑商品或服务作为默认选项。违规者将面临罚款处罚。这一规定将有助于消费者更加清晰地了解商品信息,避免不必要的纠纷。
四、大数据杀熟遭禁止,保护消费者权益不受伤害
大数据技术的普及为电商行业带来了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伤害。电商法明确要求电商平台推出个性化推荐选项的关闭功能,对大数据杀熟行为进行制约。这一规定将有助于保护消费者的隐私权和选择权不受侵犯。
五、押金退还问题受关注,确保消费者权益不受损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