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为了标准化作业流程,必须详细记录每个工序中部件的生产能力,并将这些数据整理成部件能力表。
乙:这个部件能力表内容丰富,包括工序顺序、名称,以及机器的相关信息,如编号。还有关于时间的重要数据,如基本时间、刀具更换时间等。
甲:部件能力表是制定标准作业的基础,它为我们提供了作业组合的参照。现在,我为大家详细解释一下如何填写这张表格。
乙:先从填写工序顺序开始吧。
甲:工序顺序是按照部件加工的实际流程来填写的,例如1、2、3……依次进行。
乙:接着是工序名称,包括各种加工操作,如切屑清理、检查等,这些都要详细填写,并且注明操作的频率。
甲:如果在同一工序中使用了多台机器,每台机器的信息都需要单独填写。如果一台机器能同时加工多个部件,也要特别注明。
乙:接下来是机器编号,每个机器都有一个独特的编号,如CE-239、LA-1306等。对于同一工序的多台机器,编号也要分别填写。
甲:在填写基本时间时,要注意区分每个部件所需的时间。如果是同时加工,时间要用括号特别标注。还要区分手工时间、自动送料时间和完成时间。
乙:关于刀具的信息,需要填写更换的数量和时间。而加工能力则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能完成的部件数量,这可以通过稼动时间与完成时间的比值来计算。
甲:在备注栏,可以填写一些特别的事项,比如基本时间的图示、刀具的种类等。还需要填写部件的详细信息,如品番、品名、使用车种的型号和数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