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今日,【污水博物馆】迎来连载专栏【污水处理一千零一问】的第25篇更新。本专栏内容源于乐中环保科技旗下的自媒体平台。
今年7月初,【污水博物馆】计划分享千余篇与“污(废)水处理”相关的实用内容,包括文章、视频等,旨在为广大环保从业者及爱好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如果你对污水处理感兴趣,那么请继续阅读,希望你喜欢并关注我们的内容。
今天,我们要深入探讨的是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工艺的原理及实际应用案例。
MBBR工艺是一种结合活性污泥(悬浮生长)和生物膜法(流化态附着生长)的新型污水处理工艺。该工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核心技术在于使用密度接近水的可悬浮载体填料,作为微生物的生长载体。当这些填料在曝气池内处于流化状态时,能与污水充分接触。这使得微生物处于气、液、固三相生长环境中,从而实现高效的污水处理。
MBBR工艺不仅结合了流化床和生物接触氧化法的优点,还解决了传统固定床反应器需要反冲洗、流化床需要载体流化及生物滤池易堵塞等问题。因其悬浮填料能与污水频繁接触,故被称为“移动的生物膜”。
此工艺自问世以来,广泛应用于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末起,MBBR已在全球超过400座污水处理厂得到应用,并获得良好效果。目前,投入使用的MBBR工艺包括LINPOR MBBR系列和Kaldnes MBBR系列等,这些工艺在传统活性污泥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提高了处理效果和氮磷去除能力。
关于MBBR工艺的特点:
1. 污泥负荷低:附着在悬浮载体上的生物膜为生长缓慢的硝化菌提供了有利环境,实现了高效的硝化效果。悬浮污泥的泥龄较短,主要去除有机物,共同生长提高了处理效率。
2. 有机物去除率高:悬浮载体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附着的微生物数量多、种类丰富,提高了有机物去除效率。
3. 脱氮效果好:MBBR反应器中的微生物处于好氧状态,有利于氨氮的去除。载体内部的兼氧和厌氧环境有利于反硝化细菌生长,实现反硝化脱氮。
4. 维护管理便捷:悬浮填料无需额外支架,便于维护和清理。
5. 不易产生污泥膨胀:填料的特殊设计保证了生物膜的活性,减少了污泥膨胀的可能性。
接下来为大家分享几个MBBR工艺的工程实例:
1. 德国慕尼黑市的Groβlappen污水处理厂采用MBBR工艺对原有活性污泥法工艺进行改造。投加特定载体后,处理出水的水质得到显著改善。
2. 日本尾西市一家纺织厂的废水处理站也成功应用了MBBR工艺,各项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
3. 在新泽西州的埃奇沃特污水处理厂,LINDE AG公司进行了MBBR工艺的中试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