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历过上世纪五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农村生活的人们来说,供销社承载着他们生产生活的许多记忆。在那时,供销社是农民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售卖农副产品的重要场所。“赶十里路去集镇,手里攥着粮票、油票,在供销社的三尺柜台前排队购买生活用品。”稽东镇大桥村的八旬村民应友根回忆说,供销社曾是他们的“购物天堂”。
随着开放的推进,物品逐渐丰富,农村也迎来了超市时代。虽然“买”不再是难题,但“卖”却成了许多特色农产品的瓶颈。因为市场局限、产销信息不对称以及物流运输困难等因素,这些农产品往往难以销售,成为制约农民增收的难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区供销社不断深化,探索扶持乡村发展的长效机制。终于,在2015年,“供销·淘实惠”农村电商平台应运而生。
平水镇祝家村的就是这一平台的受益者之一。她专业种植荠菜和销售干菜,但由于地处山区,产品一度滞销。加入农村电商平台后,她在家就能通过电脑拓展市场,销量逐渐增加,甚至扩大了基地规模。她说:“我将笋干菜搬上了‘淘实惠’电商平台后,电商运营人员还多次提供电商操作技能培训。”近两年,她家靠线上销售就收获了10余万元的收成,并成立了干菜专业合作社,成功申请了“淘口香”商标。
电商的进入,让滞销的农产品变得抢手,为农民打开了增收致富的渠道。有关人士表示,“供销·淘实惠”如同一股活水,激活了柯桥农产品销售的市场。“稽东香榧、平水日铸茶、王坛土鸡蛋、安昌腊货等农副产品,都通过这个平台销往了周边地区甚至全国。”目前,通过该平台销售的农产品销售额已经超过了6000万元。
区供销社负责人介绍,“供销·淘实惠”作为新的“农村包围城市”模式,已经在本地村级电商网点实现了全覆盖。全区的300多个村居设立了511个网点,入驻平台的本地厂家达到了110多家,其中包括58家本地农特产品类和400余种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