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的区别

2025-04-1717:52:22常识分享0

当我们把钱存入银行时,是否曾幻想我们的“钱”能够像魔法般生出更多的“钱”呢?无需商品交换,仅仅是货币的流转与增值。接下来,让我为大家揭开这神秘的面纱,讲述货币是如何自我增值的。

想象一下,我们将一百万元存入银行。商业银行通常只需保留一小部分现金作为应对客户提款的准备金,剩下的部分则通过的方式流入企业手中。企业再次将这笔钱存入银行,银行再次提取准备金后继续放贷。如此循环往复,银行的规模不断扩大,存款也随之增长。令人惊奇的是,最初的100万元储户存款,经过这样的循环,最终可以变成上千万元的总存款。

这仅仅是一个储户的小小动作,然而千千万万的储户和无数银行每天都在进行着这样的货币创造过程。就像涓涓细流汇聚成湖泊,这个过程就是存款的力量所创造的。

我们称储户存入银行的现金或银行签发的支票形成的存款为原始存款。它是现金的初次注入,为银行扩张信用创造货币提供了基础。而商业银行能够吸收到的原始存款数量,既取决于银行发行的货币数量,也取决于商业银行对这些货币的吸收程度。

除此之外,通过银行发放所创造的存款我们称之为派生存款。它是原始存款的延伸和扩大。派生存款的形成过程,其实就是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发放,进而形成新的存款额,最终使得银行体系的存款总量不断增加。

原始存款与派生存款在货币创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

它们的联系在于:原始存款数量的变动是派生存款数量变动的唯一动因,派生存款的增减要由原始存款数量的变化来解释;而且原始存款数量的变动在先,派生存款数量的变动在后,没有原始存款数量的增减,就没有派生存款数量的变化。

它们的区别在于:原始存款是商业银行被动收受的,而派生存款则是商业银行主动创造的;原始存款可以作为商业银行的准备金,而派生存款则不能;原始存款的形成并不增加货币供应总量,而派生存款的形成则会增加货币供应总量。

在了解了货币的这种自我繁殖过程后,我们还需要注意到问题的另一面——派生存款的紧缩过程。当我们从银行取出存款时,派生存款的紧缩也会呈现倍数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