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其最大载重量仅为 375kg?
近期,关于乘用车最大载重量的讨论在汽车爱好者中再次掀起波澜。人们发现,市面上不少 5 座车型的最大载重量仅达到了标准的最低要求——即 375kg。这一规定在比亚迪、问界等热门品牌的车型中尤为普遍,引发了公众的疑惑:难道体重超过 150 斤的人就不适合坐车了吗?
事实上,这个话题虽然显得有些老旧,但不知为何,每年都有人重新提及。回溯至 2010 年,上海大众的途观就曾因数据差异引发过一场争议。部分消费者发现,国产途观的最大载重量与进口版本存在明显差距,怀疑其在生产过程中存在“偷工减料”。如今,关于最大载重量为 375kg 的讨论仍在继续。
那么,这些车型真的意味着一旦载重超过 375kg 就会出问题吗?车企为何会设定这样的数据?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利害关系呢?
要解答这些问题,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汽车的最大载重量。打开主驾侧门,你会看到边梁上的一块黑色铭牌,上面标注着最大设计总质量(有时也简称为“总质量”)。这一数据可以在车辆行驶证上找到。
最大设计总质量的确定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发动机或电机的功率、车辆的设计轴荷、轮胎的承载能力等。根据标准GB 1589-2016的规定,乘用车最大允许总质量为 4500kg。而汽车的载重量则是最大设计总质量减去整备质量。整备质量指的是汽车在正常条件下准备行驶时的重量,包括车辆本身的重量以及所有必需的液体。
值得注意的是,最大载重量只是名义上的装载能力,并不代表实际的物理极限。实际上,根据GB/T 5910-1998的规定,名义设计装载质量需要大于或等于乘客的标准质量加上行李的标准质量。其中每位乘客的标准质量为 68kg,随身行李的标准质量为 7kg。对于五座车型而言,其最大载重量至少要达到 375kg。车企在申报数据时,通常会在国标的基础上增加一定的数值,但这个数值与车辆实际的物理极限往往存在较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