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与渔民节的传统庆祝
坐落在山东的最东端,这里作为太阳初升的地方,有着长长的海岸线,人们依赖海洋为生,沿袭着靠海吃海的风俗。在这里,有一个特殊的节日——渔民节。具体日期为谷雨日的第四天。
我们的渔民节源自春秋时期的荣成祭海习俗。当时社会生产力相对落后,人们对神灵的崇拜盛极一时。人们希望通过祭海活动,向“龙王爷”“海神娘娘”表达感谢,祈求他们保佑出海平安、鱼虾丰收。这样的祭神活动后来逐渐演变成了一种节庆。尤其是靠海的村庄,每当有亲人出海,家人都会精心准备祭品以表敬意。
渔民节的第一天是准备祭品和请神的仪式。祭品中的牲礼会被披上大红花,恭敬地放在红漆方矮桌上。白面大馍馍必不可少,做成十全十美的十个,其中特别大的一个馍馍,寓意着丰收的喜悦和对神灵的尊敬。烧酒、鞭炮等也是祭品的一部分。
第二天则是正式的祭海仪式。盛装打扮的渔民们抬着祭品,沿路放鞭炮庆祝。锣鼓喧天,秧歌队助兴,大家欢聚一堂,来到龙王庙或海神娘娘庙前,献上供品,祈求丰收和平安。
到了第三天,庆祝活动进入尾声,人们可以休息欢聚,大碗喝酒、大口吃肉,尽情享受渔老大的豪爽气氛。晚上,家家户户挂起灯笼,营造出如春节般的喜庆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