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价格指数名词解释

2025-04-1809:42:26常识分享0

PPI,即生产者物价指数,主要用以衡量各种商品在不同生产阶段的价格变动情况。商品生产分为完成、中间和原始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价格变动都被PPI所涵盖。

PPI是一个反映工业企业产品出厂价格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的指数,它是制定经济和进行经济核算的重要依据。目前,我国PPI调查涵盖了4000多种产品,涉及所有工业行业大类。

根据价格传导规律,PPI对CPI具有一定影响。PPI反映的是生产环节的价格水平,而CPI则反映消费环节的价格水平。整体价格水平的波动一般首先出现在生产领域,然后通过产业链向下游产业扩散,最后影响到消费品。在我国,工业品向CPI的传导并不充分,存在价格传导断裂的现象。

由于CPI还包括服务价格,与PPI在统计口径上并非一一对应,因此二者变化出现不一致的情况是可能的。当CPI与PPI持续背离时,不符合价格传导规律,这主要是因为工业品市场处于买方市场以及对公品价格的人为控制。

在不同市场条件下,工业品价格向最终消费价格传导有两种可能结果。在卖方市场,成本上涨引起的工业品价格上涨最终会传导到消费品价格上;而在买方市场,由于供大于求,工业品价格难以传递到消费品价格上。目前,能顺利完成传导的工业品价格主要属于调价范围。当上游产品价格持续走高时,企业无法顺利把成本转嫁出去,导致最终消费品价格无法提高,进而减少企业利润。

PPI是衡量通货膨胀的常用指标之一。还有GDP平减指数,它是一个反映全国整体通胀率水平的指标。与CPI相比,GDP平减指数衡量的是生产出来的所有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范围更广;而且它允许篮子产品随时间变动,更为灵活。GDP平减指数只包括国内生产的产品,不包括进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