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絮凝剂及其作用?
絮凝剂,在水处理领域中,扮演着一个关键角色。它可以强化污水的初次沉淀、浮选处理以及活性污泥法的二次沉淀。它还能用于污水三级或深度处理。当用于剩余污泥调理时,絮凝剂就变成了污泥调理剂或脱水剂。
絮凝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呢?水中胶体颗粒微小且因表面水化和带电而保持稳定。当絮凝剂投放到水中后,它会水解并与周围的离子组成胶团。通过快速搅拌,增加水中胶体杂质颗粒与絮凝剂水解胶团的碰撞机会。这些杂质颗粒先失去稳定性,然后相互凝聚成较大的颗粒,再沉淀或漂浮。
絮凝剂的种类有哪些?
絮凝剂是能降低或消除水中分散微粒的稳定性,使其凝聚并形成体的物质。按其化学成分,絮凝剂可分为无机、有机和微生物絮凝剂三大类。
无机絮凝剂的种类及特点是什么?
传统的无机絮凝剂主要是低分子的铝盐和铁盐。铝盐如明矾,铁盐如三氯化铁,它们在水中通过压缩双电层和电中和作用实现凝聚。硫酸铝是目前使用最多的絮凝剂,而三氯化铁则具有适应范围广、形成的絮体密度大等优点。
聚合氯化铝的特点是什么?
聚合氯化铝(PAC)是一种多价电解质,能显著地降低水中粘土类杂质(多带负电荷)的胶体电荷。它具有相对分子质量大、吸附能力强、形成的絮凝体较大等优点。PAC受水温影响较小,对水的pH值降低也较少,因此在水处理领域有逐步替代硫酸铝的趋势。
影响絮凝剂使用的因素有哪些?
使用絮凝剂时,需考虑水的pH值、水温、水中杂质成分、絮凝剂种类、投加量、投加顺序以及水力条件等因素。例如,水的pH值会强烈影响无机絮凝剂的水解速度和存在形态;水温则影响絮凝剂的水解速度和矾花形成速度及结构。选择合适的絮凝剂种类和投加量是通过试验确定的,通常都需要进行试验来确定最佳条件和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