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过程质量管控

2025-04-1810:37:54常识分享0

一、关于生产现场质量管控的三个核心阶段

对于生产现场的质量管控,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整个生产过程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质量控制要点。

1. 事前控制:此阶段主要聚焦于质量体系的建立与运行,确保制造控制体系健全且有效运行。工艺系统的完整性亦至关重要,包括实验设计的确认验证、工艺参数和方案的确认等。在各工序准备生产前,还需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达标。对于特殊订单的产品,一线员工的培训也至关重要,让他们了解产品细节和质量控制要点。

2. 事中控制:生产过程中,应全面监控与生产过程相关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关键工序。员工需及时发现问题并反馈,加强预防和控制。操作员要听取下一道工序的意见,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这一阶段中,事前预防成为关键,通过质量控制点的设置,进行检查。

3. 事后控制:对已完成的半成品及成品进行质量检查,特别是首件产品和更换规格后的第一件产品。质量部需对质量问题进行统计和分析,提出改进建议并采取措施。将问题与员工共同探讨,员工培训,共同寻找解决方案。员工在生产一线的经验对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他们的建议和反馈有助于持续改进产品质量。

二、生产现场质量控制与“三检制”的紧密结合

要做好生产现场质量控制,必须实施“三检制”,即首检、巡检和终检。首检控制是生产前的关键步骤,确保物料和工装的准确性;巡检控制则是对生产过程的质量抽查;终检控制则是对最后产品的全面检查验收。这三检制确保了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稳定和产品合格率的提高。

三、管理人员的“三分析放过”原则

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现场质量控制,管理人员需坚持“三分析放过”原则。每日分析昨日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及其危害,深入分析原因并明确责任,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改进。这一过程要确保原因明确、责任清晰、措施落实。这种持续改进的态度和方法,不仅提高了产品质量,也提升了员工的工作质量和责任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