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冬季特色蔬菜——儿菜的市场观察
随着冬季的深入,一股冷空气于11月25日入川,使得四川多地气温创下新低。在这样的天气背景下,记者探访了成都各大菜市场,发现一种特色冬季蔬菜——儿菜,其市场情况颇为引人注目。
儿菜,以其独特的“母凭子贵”现象,成为了市场中的焦点。在成都市锦江区冻青树农贸市场,儿菜的价格展现出了差异化的特点。“单要‘儿’的价格高达6元一斤,而带着茎秆的则价格稍低。”蔬菜店老板如此介绍。
儿菜,学名抱子芥,其可食用部分主要是中间的茎秆和四周生长的嫩芽。因其形象酷似孩子们围绕在母亲身边,所以在川渝地区被亲切地称为儿菜、抱儿菜。每到冬季,儿菜在川渝人的餐桌上,其受欢迎程度与豌豆尖不相上下。
今年的市场情况似乎有些不同。不少消费者发现,儿菜的价格相较于往年有了明显的上涨。记者通过走访成都的多家菜市场了解到,今年儿菜的价格普遍比去年同期高出1—2元。有的蔬菜批发商甚至表示,在刚刚上市的时候,儿菜的价格一度达到了每斤10元。
对此,从事蔬菜批发的杨老板透露,简阳周边的儿菜地里,批发价格也已经达到了每斤1.65元的高位。与此邛崃市的农场负责人也表示,今年儿菜的批发价格稳定在每斤1.8元左右,相较于去年有了明显的提升。
那么,为何今年儿菜的价格会如此高涨呢?据省农科院专家解释,今年8月的高温天气对儿菜的生长产生了影响,导致长势不佳。再加上随后的连续降雨,部分露地育苗的儿菜遭受了,影响了种植面积和供应量,从而推高了价格。
尽管价格较高,但消费者和蔬菜商家普遍反映,今年儿菜的品质不如往年。记者发现,今年的儿菜嫩芽普遍瘦长、个头较小。
至于儿菜价格何时能下降?多数商家表示,随着12月大量儿菜上市,价格将逐渐回落。已有商家透露,当前价格已经开始缓慢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