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的倒数第二天晚上,坐在客厅沙发上,眼前摆放着一叠崭新的红包。她手中攥着两只红包,那是今天下午表姐携子来拜年时赠予两个孩子的礼物,每个红包内藏着两张崭新的百元大钞。
她的六岁女儿小雨兴奋地举着红包跑来:“妈妈,看!我有压岁钱啦!”紧随其后的是五岁的儿子小磊,小手着红包:“我的比姐姐的还厚呢!”
莞尔一笑,两个孩子的头,目光却不自主地转向茶几上的那叠空红包。面对表姐家独子的状况,她在思考着礼数之下该如何回应。
丈夫张明走过来,递上一杯热茶:“在为红包的事犯愁?”
叹了口气:“表姐给孩子们每人两百,但她只有一个孩子,我们该如何回赠?”
张明提议:“或许可以回赠四百?”
皱眉:“这样似乎显得我们过于计较。”
窗外的鞭炮声喜气洋洋,的思绪飘到了遥远的童年。那时的家境虽不宽裕,但过年时亲戚们赠予的红包里多是五块、十块的钱。母亲总是珍藏这些红包,等到开学时用来购置新书包、新文具。那些红包内包裹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长辈们的关爱与期盼。
小雨突然扯住她的衣角:“妈妈,我们把红包还给表姨吧。”惊讶地问:“为什么?”小雨眨着大眼睛:“因为表姨家只有一个人,我们有两个红包,应该平分分享。”小磊也表示赞同。
心头一暖,将孩子们拥入怀中。是啊,红包的意义不在于物质的多少,而在于传递祝福与关爱。
第二天一大早,携孩子们去表姐家拜年。她特地为表姐的儿子准备了一个红包,内含四百元。当孩子们欢笑地玩着新玩具时,表姐感慨地说:“芳芳,其实你不必如此。”回应:“红包只是心意,孩子们开心就值得。”
表姐从口袋中掏出两个红包递给:“这是我给孩子们的。”推辞说已收过了。但表姐坚持道:“这是额外的爱。”感动于表姐的心意。拆开红包,发现内含两百元及一张写满祝福的卡片。
回家的路上,孩子们好奇地问:“妈妈,为什么表姨又给我们红包?”温柔地回答:“因为表姨爱你们。记住,红包里包裹的是长辈的祝福与期待。”当孩子们提议存起这些钱时,笑着说等开学带他们去买新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