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朋友小刘向我倾诉了她的烦恼。作为负责新媒体运营的她,精心制作的第一季度运营报告被领导以“条理不清”为由退回。她感到十分沮丧和无助。我非常理解她的痛苦,因为在职场中,除了工作能力,良好的表达和沟通能力同样重要。这也正应证了那句话,“会做事,还要会说话”。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学习芭芭拉·明托在《金字塔原理》一书中提到的结构化思维方法。
结构化思维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观点。想象一下两段文字的对比:第一段是未经的语言,杂乱无章地列举了一些情况和问题;而第二段则是运用了金字塔原理,将问题进行了逻辑清晰的梳理和重组。第二段文字通过金字塔式的结构,将会议时间变更的问题进行了有序的表达,使得语意明确、逻辑清晰。这就是金字塔原理的魅力所在。
金字塔原理强调中心思想的明确性,以及逻辑清晰、主次分明的表达方式。它主张先重要后次要,先全局后细节,先结论后原因,先结果后过程的思考方式。这种原理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十分广泛。
运用金字塔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看待问题。当我们对一个问题或工作进行分析时,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事物的来龙去脉,从而拥有全局思维。这样,我们就可以避免在工作进行到一半时才发现遗漏了关键点,导致需要返工的情况发生。
金字塔原理能够帮助我们明确目标。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需要制定目标并进行反馈。运用金字塔原理,我们可以将目标具体化、明确化,使之更具可执行性。这样,我们就不会只是空喊口号,而是能够真正朝着目标前进。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如何运用金字塔原理呢?可以通过向下分解和向上总结两种方式。向下分解是遇到问题后进行拆分,要注意每一层都要相互独立并且没有遗漏;向上总结则是对相似的问题进行归纳,找到他们的一致性,继续归纳成若干大类。还可以采取演绎顺序、时间顺序、结构顺序和程度顺序来同一层次的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