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今在选购电视或显示器时,消费者对于接口规格的关注度日益提升。这并非无的放矢,因为接口规格的确影响着使用体验。例如,次世代主机明确要求使用HDMI2.1接口以保障稳定性能。有时候即便购买了标明支持HDMI2.1的电视,却仍无法获得预期的画质和音质效果。这究竟是为何呢?接下来我们将以通俗易懂的叙述来探索其中的缘由,带您了解HDMI接口的现状。
本文不针对任何特定品牌,因为这一问题在显示器和电视产品中具有普遍性。我们要了解为何选择HDMI2.1。原因在于其拥有更大的数据带宽。对比HDMI2.0的18Gbps带宽,在实际应用中,它已无法满足4K60Hz开启HDR的传输需求。而HDMI2.1的48Gbps带宽则能轻松应对4K120Hz甚至8K60Hz的传输要求,因此选择HDMI2.1自然成为消费者的首选。
尽管如此,我们不能一概而论地指责HDMI论坛误导消费者。在废除HDMI2.0命名的过程中,他们确实做了一些工作。消费者可能注意到部分电视产品接口标注了eARC字样。eARC代表增强型音频回传通道,当外接音响给电视时,支持eARC的电视会传输未压缩的音频信号,从而提升外放音质并支持更多音效技术如杜比全景声等。
值得一提的是,HDMI论坛在重新命名时也透露出了一丝良知。并非所有HDMI2.0都能更名为HDMI2.1 S。根据HDMI论坛的规定,若HDMI2.0不支持eARC功能,则需降级标注为HDMI1.4b;只有支持eARC功能的才可变身成HDMI2.1 S。尽管eARC对某些用户而言并非关键功能,但其确实为接口升级带来了一定的意义。
那么,重新命名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呢?观察市场上的电视产品不难发现,尽管新上市的机型在接口标注上有所改进,但仍存在一些问题。若完全遵循HDMI论坛的新规则,消费者能更直观地区分HDMI2.0与HDMI2.1;但若按照新的命名方式,即使是带宽相差甚远的接口都统称为HDMI2.1,消费者难以辨别具体协议。
关于接口命名的变革,或许有人会联想到U接口的历史变迁。但在此提醒各位读者,不必深究U接口的改名细节,以免。至此我们已经讨论了关于HDMI2.1的主要内容。仍有人会问:为何HDMI论坛和U-IF如此热衷于更改接口名称?
实际上,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变迁,接口规格本身已难以有新的突破。同时面临着来自雷电等其他技术的竞争压力,这些技术不断升级以保持市场竞争力。为了在营销上取得优势地位,相关采取重新命名策略来强化或突出特定功能。在商业竞争中这也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更直白地说,这种改名策略或许能在短期内引起消费者的注意和关注。但最终决定产品竞争力的仍是其实际性能和品质。正如武林中的裘千仞与裘千丈的故事一样,无论是名称如何改变、称号多么吓人只要其本质不强就不可能长久吸引人们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