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之自崩力所摧,树之自直无人为扶。
【注解】《周书·列传第二十三》的解读。
【鉴赏】韦孝宽与北齐丞相斛律明月有过一次会面。孝宽的参军曲严精通卜筮,明年东朝将有重大变故。孝宽便以歌谣“百升飞上天,明月照长安”暗示“山崩树直”的道理,通过间谍将此信息传至邺城。祖孝徵听闻后,进一步传播,最终导致斛律明月的被诛。
清廉乃为官之根本,节俭乃修身之基石。
【注解】摘自《周书·列传第二十七》。
【鉴赏】裴侠坚守清廉与节俭的原则,并曾告诫其从弟裴伯凤与裴世彦:“清正廉洁是为官的正道,节俭朴素是修身的基石。”他期望以此在世时名扬,身后流芳百世。
龙虎随风云而动,贤哲应之君。
【注解】出自《隋书·帝纪第二》的解读。
【鉴赏】如同威猛的龙虎伴随风云一般,贤哲之士自然应和于的君主。世间万物皆有双面性,相互吸引、相互促进。明君得贤臣,如文帝时期围绕其的忠贤之士;昏君则有奸佞之臣,如秦二世时期的赵高。文帝深知此理,勤政图治,成为一代明君,众多贤臣为之出谋划策,隋初国势蒸蒸日上。
知臣者莫若君,知子者莫若父。
【注解】摘自《隋书·帝纪第二》的注解。
【鉴赏】文帝在遗诏中言明:了解臣子之心的莫过于君主,了解儿子的莫过于父亲。我深知杨勇与杨秀的品性,而杨广则以仁孝著称,符合我的期望。我期望百官与杨广共同治理。君臣父子朝夕相处,相互了解也常有偏差,如杨广后来的行为导致隋国势衰败乃至。
明智者防患于未然,智治者预控于未乱。
【注解】摘自《隋书·列传第四》的解读。
【鉴赏】于义宣敏担任都尉后,文帝:深明事理的人会在事态未起之时预防,有智慧的人会在未乱之前进行治理。这表示有远见的人能够居安思危,避免等到事情无法挽回时才后悔。我们也应具备这种忧患意识,提前预见并采取行动。
国君不慎密则失良臣,个人不慎密则失自身。
【注解】摘自《隋节·列传第十七》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