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这一自古便流传的传统节日,在每年的八月十五日,人们会一同赏月、拜月、品尝月饼、饮桂花酒等,这些都成为了中秋的习俗。
自古周朝时期,便有了“秋分祭月”的记载。宋代诗人苏轼曾用诗篇赞美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在咀嚼月饼时,就仿佛在品味月亮的味道,中间还带有酥香的甜味。月饼作为中秋的代表美食,不仅承载着人们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也寓意着团圆的意味。
中秋的月圆之夜,寓于人们的团圆之情,寄托了对故乡、亲人们的深深思念。在中秋的传统习俗中,“花好月圆、美满团圆”成为了节日的宗旨。围绕“圆满”这一主题,中秋节的饮食有着丰富的特色和忌讳。
中秋佳节来临之际,让我们一同领略中秋的习俗与美食。
首先说中秋的忌讳:
民间有谚语“男不拜月,女不祭灶”,这可能是源于古代的习俗,认为月亮广寒宫住的嫦娥是女性,所以中秋节拜月一般由女人来完成,男子则不参与祭拜。中秋节所吃的月饼和水果也必须是圆的,因为月饼象征着团圆。还有就是在中秋节当天不宜结婚,因为这一天有着嫦娥与后羿之间的生离死别的爱情传说。
接下来让我们看看中秋的传统佳肴:
一、中秋月饼与柚子
月饼和柚子是中秋节最应节的食品。它们都象征着家人团圆。在中秋夜,一家人团聚在一起,仰望璀璨星空赏月,吃着五仁、莲蓉、豆沙等口味的月饼和圆圆的柚子,其乐融融的场景显得格外温馨幸福。
二、芋头焖鸭子
中秋吃鸭子的传统可以追溯到元朝。当时为了反抗蒙古者的,人们约定在中秋节吃鸭子寓意着把“哒子”(蒙古人的别称)赶下去。
做法:
1. 鸭肉切块洗净后放入锅中翻炒两分钟捞出。
2. 芋头爆炒后加入鸭肉翻炒均匀,加入调料后加入开水焖煮30分钟即可。
三、紫苏炒田螺
田螺是中秋时节人们喜爱的美食之一。其美味从古至今都被人们所喜爱。
做法:
1. 田螺洗净后浸泡4小时使其吐沙,然后剪去尾部放入淘米水中再浸泡两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2. 爆香姜葱蒜等调料后加入田螺翻炒,淋入白酒和适量热水后煮5~8分钟即可出锅装盘。
还有白切鸡、蒜蓉蒸大虾、红烧圆蹄等传统佳肴,每道菜都蕴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团圆的向往。无论是哪一道菜,都充满了家的味道和节日的喜庆。